[实用新型]一种内置可降解金属丝的实芯神经支架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851211.1 申请日: 2014-12-29
公开(公告)号: CN204394742U 公开(公告)日: 2015-06-17
发明(设计)人: 李扬德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颠覆产品设计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F2/02 分类号: A61F2/02;A61L27/34;A61L27/36;A61L27/32;A61L27/56
代理公司: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代理人: 张艳美;郝传鑫
地址: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内置 降解 金属丝 神经 支架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置可降解金属丝的实芯神经支架。

背景技术

由于各种外伤原因导致的周围神经损伤或断裂造成伤者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下降或丧失。严重的外周神经损伤往往导致患者瘫痪或永久丧失劳动力。外周神经损伤在我国发病率较高,据统计,在外伤患者中,四肢神经伤约占外伤总数的10%,火器伤骨折中约有60%的合并神经伤。为此,需寻找理想的外周神经伤治疗手段。对于外周神经断裂类损伤,若断裂缺口较大,就须借助对缺口进行桥接移植手术才能使断裂的周围神经得到再生修复。

目前,常用的移植体有自体移植体和人工神经支架。自体移植体来源有限且会带来供体后遗症。人工神经支架方面,由于非降解导管材料可能导致神经压迫和二次手术的风险,近年来研究的主要趋向于生物可降解支架材料的开发和研究。当前,美国已经批准多种品牌,如,NeuraGen、SaluBridge,Neurolac等的神经导管用于临床。

然而,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制成的神经导管在植入体内后能桥接缺损的神经,但这类产品仅仅为再生神经轴突的生长提供了一条桥梁或通道,并没有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内置可降解金属丝的实芯神经支架,该神经支架不仅具有神经再生所需要的三维结构,而且能够促进和引导神经生长,力学性能良好,生物可降解,对神经修复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内置可降解金属丝的实芯神经支架,包括支架膜料以及支架膜料包裹的可降解金属丝;所述支架膜料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三维孔隙结构;所述可降解金属丝沿所述神经支架的横向和纵向分布。

所述神经支架为圆柱状,长条状或片状。

所述神经支架的长度为4-30mm。

所述神经支架的三维孔隙结构的占有率为10-65%。

所述可降解金属丝的主要成分为镁,锌,钙,铁或其合金。

所述支架膜料为胶原蛋白,聚乳酸,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等生物可降解材料或其复合物。

所述支架膜料的来源为动物源血管,淋巴管,神经管、肠道或肌肉经化学去细胞后所得的物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置镁丝的实芯神经支架不仅具有神经再生所需要的三维结构,而且能够促进和引导神经生长,力学性能良好,生物可降解,对神经修复具有深远的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置可降解金属丝的实芯神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内置可降解金属丝的实芯神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参照图1,一种内置可降解金属丝的实芯神经支架,包括支架膜料1以及支架膜料1包裹的可降解金属丝2。所述可降解金属丝2沿所述支架横向和纵向分布。所述神经支架的长度为4-30mm。

所述支架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制备成各种形状,一般为片状,长条状或圆柱状。图1所示为圆柱状。图2所示为片状。当然,本实用新型所述神经支架并不限于上述形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基本构思的情况下,所述神经支架形状可以灵活多变,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所述支架膜料为生物可降解材料,具有三维孔隙结构。所述支架膜料为胶原蛋白,聚乳酸,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等生物可降解材料或其复合物。也可以为动物源血管,淋巴管,神经管、肠道或肌肉经化学去细胞后所得的物料。

所述支架膜料具有三维孔隙结构,所述三维孔隙结构的占有率为10-65%。三维孔隙结构为神经的再生提供了空间。

所述可降解金属丝2的主要成分为镁,锌,钙,铁或其合金。研究表明可降解金属丝可以引导神经生长,具有促进神经生长的作用。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其架构形式能够灵活多变,可以派生系列产品。只是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由所提交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专利保护范围。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颠覆产品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东莞颠覆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2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