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冷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51069.0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2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胡东兵;万仁杰;陈红;赵艳;杨锦源;熊炼;杨威;杨旭峰;陈锦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隆安律师事务所 11323 | 代理人: | 廉振保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凝 装置 | ||
1.一种冷凝装置,包括壳体(11)和设置在所述壳体(11)内的换热管束(1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1)内设有隔板(21),所述隔板(21)将所述冷凝装置分隔成冷凝腔(10)和闪蒸腔(20),所述闪蒸腔(20)内设置有闪发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腔(20)内还设有封板(22),所述封板(22)设置在所述隔板(21)的两端,以密封所述闪蒸腔(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闪蒸腔(20)内设有闪蒸出液管(23)、进液管(24)和补气管(27),所述进液管(24)和所述补气管(27)之间设有允许制冷剂通过的折流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4)和所述补气管(27)之间设置有折流板(25),所述折流板(25)的形状与所述闪蒸腔(20)的形状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通道为设置在所述折流板(25)上的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折流通道为形成在所述折流板(25)与所述闪蒸腔(20)的内壁之间的缺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面积占所述闪蒸腔(20)垂直所述制冷剂流动方向上的截面积的15%~50%。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4)和所述补气管(27)之间等间距或不等间距布置有多块所述折流板
(25),使所述折流通道沿着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交错布置。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封板(22)和所述折流板(25)之间设有过滤网(26)。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折流板(25)中的至少其中两块所述折流板(25)之间设有过滤网(26)。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24)的上方设有挡板(28),沿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第一块所述折流板(25)设置在所述挡板(28)的末端,所述挡板(28)、第一块所述折流板(25)、所述隔板(21)与所述壳体(11)围成位于所述挡板(28)下方的半封闭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腔(10)内设有冷凝出液管(16),所述进液管(24)与所述冷凝出液管(16)的管口位于同一个竖直平面上,沿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所述闪蒸出液管(23)与所述冷凝出液管(16)所在的位置互相远离,且所述冷凝出液管(16)不超出所述挡板(28)的端部。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补气管(27)设在所述闪蒸腔(20)远离所述进液管(24)的上部,沿所述制冷剂的流动方向,最后一块所述折流板(25)、所述壳体(11)、所述封板(22)、所述隔板(21)和所述过滤网(26)围成位于所述过滤网(26)上方的过滤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5106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流器及换热器、空调器
- 下一篇:基于太阳能的地热补充户式地源热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