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气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49601.5 | 申请日: | 2014-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61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王玮麟;仲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精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00 | 分类号: | F24F1/00;F24F13/28;B01D47/06;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夏万征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净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越来越重视,从而对人们赖已生存环境必须的空气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目前城市污染越来越严重,雾霾天气越来越多,工业废气及汽车尾气,以及生活污染越来越严重,生活的空气质量越来越差的严峻现实,使得各种各样的空气净化器先后出现,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普遍存在着以下缺陷:(1)就水雾溶解净化来说,现有的空气净化器几乎都无法实现净化水的充分发洒,无法形成满足高强度净化要求的水雾,进而无法达到污浊空气与水雾的充分接触溶解,使得对污浊空气的净化效果一般,甚至无法净化污染较为严重的空气。(2)多数空气净化器净化功能单一,几乎都采用单一的初效棉网过滤或活性炭过滤,并没有同时结合水雾溶解、过滤吸附以及紫外杀菌,单一净化功能严重限制了现有净化器的净化效率。(3)关于净化出风,现有所有的空气净化器都没有考虑对净化气的增压出风,限制了空气净化强度。现有技术中尚未出现一种针对现有污染较为严重的空气的高强度空气净化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基于上述现有技术问题,创新的提出一种空气净化装置,通过在空气净化装置中创新设计溶解净化单元、增压杀菌单元和净化出风单元,将空气净化装置的净化性能提升一个台阶,尤其是其中首创的实用新型了能够将净化水充分发洒成高浓度水雾的飞洒雾化器,大幅提高了污浊空气在水雾中的溶解程度,保证了净化效果,同时通过涡轮增压结构和出风单元创新设计,提高了净化出风强度,确保了足够的风量风压,另外创新了水雾净化、过滤除尘、紫外杀菌、臭氧消毒、照明等功能的一体集成,大大提高了空气净化装置的整体性能,使其具有更加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净化装置,包括溶解净化单元1、增压杀菌单元2、净化出风单元3和照明显示单元4,所述溶解净化单元1连接于增压杀菌单元2,所述增压杀菌单元2连接于净化出风单元3,所述照明显示单元4设置于所述净化出风单元3上。
进一步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所述溶解净化单元1包括筒状壳体101、水桶103、进风罩104、内筒105、飞洒雾化器107、离心抽风器108和电机109,所述筒状壳体101的底端封闭、顶端开口,所述水桶103、进风罩104、内筒105、飞洒雾化器107、离心抽风器108和电机109均设置于所述筒状壳体101内,所述筒状壳体101的侧壁上开设有进风入口102;所述水桶103设置于所述筒状壳体101的底部,所述进风罩104具有双层套筒结构,内层套筒嵌套于外层套筒内,所述水桶103的顶部开口边缘连接于所述进风罩104的外层套筒的底部边缘,所述外层套筒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进风入口102正对的进风栅孔,所述内筒105设置于所述水桶103内,且所述内筒105的顶部开口连接于所述进风罩104的内层套筒的底部开口,所述内筒105的侧壁上形成有若干进气鳃槽106;所述飞洒雾化器107设置于所述内筒105内,并包括转轴113、发洒飞盘114、发洒外筒115、螺旋盘116和发洒叶片117,所述发洒飞盘114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轴113上,所述转轴113上一体形成有所述螺旋盘116,且所述螺旋盘116处于所述发洒飞盘114的下方,所述螺旋盘116的外侧固定连接于所述发洒外筒115的内侧壁,且所述发洒外筒115的顶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发洒飞盘114,所述发洒外筒115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所述发洒叶片117,所述发洒飞盘114上开设有连通所述发洒外筒115的溢水通道118,且所述发洒飞盘114和发洒叶片117上设置有发洒水槽119,所述发洒水槽119的底面和/或外侧面开设有若干发洒小孔120,所述发洒外筒115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发洒小孔120;所述离心抽风器108包括涡轮增压风道筒110和离心风叶111,所述涡轮增压风道筒110的底部进风口连接于所述进风罩104的内层套筒的顶部开口,所述离心风叶111设置于所述涡轮增压风道筒110的内部,所述涡轮增压风道筒110在离心风叶111的外周形成螺旋风道结构,所述电机109设置于所述涡轮增压风道筒110的顶面上,所述离心风叶111固定连接于所述电机109的电机输出轴122上,所述飞洒雾化器107中的转轴113通过柔性连接轴123连接于所述电机输出轴122;所述增压杀菌单元2包括锥形壳体201、过滤吸附器202、紫外杀菌灯203和增压风扇204,所述过滤吸附器202、紫外杀菌灯203和增压风扇204设置于所述锥形壳体201内,所述锥形壳体201的底部开口一体连接于所述溶解净化单元1中筒状壳体101的顶端开口,所述过滤吸附器202位于所述涡轮增压风道筒110的螺旋出风口上方,所述紫外杀菌灯203设置于所述过滤吸附器202的上方,所述增压风扇204设置于所述紫外杀菌灯203的上方;所述净化出风单元3包括内环301和外环302,所述内环301嵌套入所述外环302之内,并在所述内环301和外环302之间形成环形出风间隙,所述外环302的底部开设有连通所述环形出风间隙的进风口,所述增压杀菌单元2中锥形壳体201的顶部开口连接于所述外环302的进风口;所述照明显示单元4设置于所述净化出风单元3中外环302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精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精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96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器
- 下一篇:一种供热水节水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