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负压伤口敷料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20846117.7 申请日: 2014-12-26
公开(公告)号: CN204501231U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赵士维 申请(专利权)人: 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F13/02 分类号: A61F13/02;A61M27/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15121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伤口 敷料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尤其是一种含有药剂的负压伤口敷料。

背景技术

身体的伤口自然愈合是一个自损伤时开始作用的复杂过程。首先,身体通过经由血液流向伤口递送蛋白质和其它凝血物质,以使伤害降至最低。血液凝块以防止失血,同时细胞吞噬伤口处的细菌和残骸。接下来,被称为增殖期的愈合阶段,身体开始修复自身,肉芽组织沉积于伤口创面。肉芽组织在伤口上提供基础结构,细胞可从伤口的周边向内部迁移以合围关闭伤口。最后,随着时间推移形成疤痕。

习知的伤口敷料仅采用物理吸附的方式,吸出所有伤口渗出的血液及组织液,使伤口保持干燥。然而,习知的伤口敷料并无法控制伤口周边的环境湿度,过度干燥的环境反而会影响伤口的愈合。

一种可以在增殖期期间利用控制伤口湿度促进自然愈合过程的技术被称作负压伤口治疗(negative pressure wound treatment,NPWT)。负压伤口治疗是利用简易的负压源,例如真空泵,结合封口贴布、软性吸盘与生物兼容性孔隙材料,在伤口内形成负压环境,抽取伤口脓液及感染物质、吸引健康组织液维持潮湿的治疗环境、并促进周遭血液微循环而达到加速伤口愈合的效果。负压伤口治疗利用身体的自然愈合过程,可以有效促进血液流至伤口区域,刺激伤口上方肉芽组织的形成和健康组织的迁移。负压伤口治疗通过移除从伤口渗出的液体而抑制细菌生长。

为加速伤口复原,现有用于负压治疗的伤口敷料中可视需要而添加修复因子、抗菌成份或消炎成分。前述添加剂通常以涂层或粒子形式形成于敷料纤维中或敷料的伤口接触表面。然而不论是涂层或是粒子,都很容易从敷料中脱落,除了可能会影响气体的流通而使负压源提供的负压不均匀外,脱落的涂层或粒子更可能随着组织液一起被吸附至敷料的吸收层或外接的储液罐,而无法达成加速伤口复原的预期效果。

因此,目前仍需要一种含有药剂的负压伤口敷料,其可适用于负压伤口治疗系统,且在持续抽吸或间断抽吸的模式下,药剂都仅会朝向伤口处释放,不易因被负压吸引而脱落,导致失去预期的修复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新颖的负压伤口敷料,其藉由在伤口接触层内的腔室填充药剂,使药剂不易因负压而被吸引至吸收层,而能朝向伤口释放,进而帮助伤口愈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负压伤口敷料,其包括:背材,其具有连接孔,连接孔用以与负压源流体地连接;阻水层,其位于前述背材上;吸收层,其位于前述阻水层上:以及伤口接触层,其位于前述吸收层上,伤口接触层具有伤口接触的表层,且伤口接触的表层包含复数个腔室,前述复数个腔室的每一腔室具有开口,开口位于前述伤口接触层的表层,其中,前述腔室容置有药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复数个腔室的每一腔室的开口的孔径为0.1微米(μm)至100微米(μm)。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药剂包含上皮生长因子、血小板浓厚血浆、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巨噬细胞源性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抗氧化剂、抗微生物剂、维他命、微滋养物、抗生素、抗真菌剂及其混合物。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伤口接触层为分配歧管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之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伤口接触层包含:聚胺基甲酸酯伤口接触层、聚烯烃伤口接触层、乙酸乙烯酯伤口接触层、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聚硅氧伤口接触层、氟弹性体伤口接触层、苯乙烯伤口接触层、丁二烯伤口接触层或热塑性弹性体伤口接触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吸收层可容纳至少30毫升的液体。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吸收层包含:纤维吸收层、纤维海棉吸收层、泡沫材料吸收层、超级吸收聚合物吸收层、水凝胶材料吸收层或凝胶材料吸收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阻水层包含:聚乙烯醇阻水层、聚乙酸乙烯酯阻水层、聚乙烯基吡咯啶酮阻水层、聚胺基甲酸酯阻水层、聚酰胺阻水层、聚酯阻水层、聚丙烯酸酯阻水层、聚甲基丙烯酸酯阻水层或聚丙烯酰胺阻水层。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背材为不可渗透弹性膜背材。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其中,前述背材包含:天然橡胶背材、聚异戊二烯背材、苯乙烯丁二烯橡胶背材、氯丁二烯橡胶背材、聚丁二烯背材、丁腈橡胶背材、丁基橡胶背材、乙丙橡胶背材、三元乙丙单体背材、氯磺化聚乙烯背材、聚硫橡胶背材、聚氨酯背材、乙烯醋酸乙烯酯背材、共聚多酯背材或硅氧烷背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明基材料有限公司;明基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46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