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轿车前门内门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30038.7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0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殷永明;苏梅根;王明;周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万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B60J5/0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31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轿车 前门 门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交通运输、汽车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门,特别涉及一种电动轿车前门内门板。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轿车的普及,人们不仅关注汽车内在的品质和造型,对汽车内饰的结构也越来越追求功能化、舒适化。在汽车内饰设计中,汽车门的设计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汽车门内侧面饰板通常为单一的注塑件,表面处理单一,结构不合理,立体感差,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在门板内侧面与手肘接触的位置会受到各种污染、腐蚀,且不易清洁,影响美观,耐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轿车前门内门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动轿车前门内门板,所述门板包括门本体、中间嵌饰板,所述门本体前端上部设置有安装所述中间嵌饰板的开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嵌饰板包括基板和扶手,所述基板为塑料板,在所述基板上从内向外依次涂覆有底漆层、弹性珠光漆层和面漆。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三层漆层的厚度为35-50μm。
本实用新型的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基板为弧形内凹形状,所述扶手为向外隆起的结构,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中间嵌饰板表面漆层的设置提高了车门内侧面的抗污染性、抗腐蚀性,同时也更易清洁,提高了车门的耐用性;所述漆层中间涂覆的所述弹性珠光漆层极大提高了车门内侧面的美感,饰面效果突出、立体感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轿车前门内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动轿车前门内门板的中间嵌饰板基板的漆层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根据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如图1~图2所示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纯电动轿车前门包括:门本体1、中间嵌饰板2,所述门本体1为一体注塑成形结构,所述门本体1包括面向汽车内的内侧面和与所述内侧面相对且位于汽车外的外侧面,所述门本体1上设置有安装所述中间嵌饰板2的豁口,所述中间嵌饰板2呈片状且沿所述内侧面固定在所述门本体1上;所述中间嵌饰板2包括基板21和扶手22,所述扶手22设置在所示基板21的下部。
如图2所示,所述基板21包括塑料板211和漆层212,所述漆层212设置在所述塑料板211的表面;所述漆层212包括底漆层213、弹性珠光漆层214和面漆层215,所述底漆层213设置在所述塑料板211的表面,使整个漆层与塑料板的连接紧密、牢固,所述弹性珠光漆层214设置在所述底漆层213的表面,所述弹性珠光漆层214饰面效果突出、立体感强,提升了车门内侧面的美感,所述面漆层215设置在所述弹性珠光漆层214的表面,更好的保护所述弹性珠光漆层214,提高了车门内侧面的抗污染性、抗腐蚀性,同时也更易清洁,提高了车门的耐用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动轿车前门,所述中间嵌饰板表面漆层的设置提高了车门内侧面的抗污染性、抗腐蚀性,同时也更易清洁,提高了车门的耐用性;所述漆层中间设置的所述弹性珠光漆层极大提高了车门内侧面的美感,饰面效果突出、立体感强。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万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万隆汽车饰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300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顶内饰与B柱饰板的搭接结构
- 下一篇:车门内饰板和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