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立式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8629.0 | 申请日: | 2015-04-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808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0 |
发明(设计)人: | 吴琼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市三和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C23/08 | 分类号: | B02C23/08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361009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立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碎研磨设备,尤其是一种新型立式磨机。
背景技术
立式磨机集粉磨、烘干、分级(选粉)和输送功能于一体,具有效率高、能耗小、磨蚀低、运转率高、结构紧凑、占用场地和空间小、噪声低、产品细度易于调节等显著优点,越来越广泛地用于水泥(生料、煤、熟料)、冶金矿渣、材料、化工等行业物料的粉磨和超细粉磨。
立式磨机通常包括壳体10、分离器20、机身40、转动装置、磨盘装置和电动机等部件,壳体10安装在机身40上方,分离器20枢设在壳体10的背面,分离器20用于分离在机身40中研磨后并被高速一次风送来的物料粉尘,通过碰撞、改变物料运动方向等方式,将不符合要求的大颗粒分离出来并返回重新研磨,只让符合要求的细粉通过。
如图1所示,习知的分离器20通常采用径向倾斜叶片进行分离,即若干叶片竖直地均布在分离器20圆周上,叶片平面均指向分离器20中心,叶片可绕转轴同步偏转,物料粉尘从径向通过偏转的叶片进入分离器20,与叶片碰撞和被叶片改变运动方向,使粗颗粒失去动能而沉降分离,落入回粉锥重新研磨,合格的细颗粒随气流螺旋运动进入出粉管,然而,由于该分离器20是枢接在壳体10上,二者之间还存在缝隙30,即该缝隙30平行于分离器20的圆周,使粗颗粒容易通过该缝隙30进入出粉管中,导致分离效果和气流不佳,造成出粉的粗细度不均匀,影响产品的品质。更为严重的是,磨机经长时间的使用,缝隙30处容易累积粗颗粒,阻碍分离器20的正常转动,从而造成磨机无法运行。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专门设计了一种新型立式磨机,本案由此产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立式磨机,以防止粗颗粒通过壳体与分离器之间的缝隙进入出粉管中,避免缝隙处累积粗颗粒而造成磨机无法运行的情况,并且优化气流在磨机内流动状态,提高物料粉尘中颗粒的分离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立式磨机,包括壳体、分离器和空压机,分离器枢设在壳体的背面,分离器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嵌套有内环圈和外环圈,内环圈和外环圈相互同轴地固定在壳体的背面,以遮挡壳体和分离器之间的缝隙;外环圈与分离器之间的壳体部分均匀地开设复数个通气孔,以供空压机连接。
所述内环圈的高度等于外环圈的高度。
所述内环圈的高度大于外环圈的高度。
所述外环圈的外壁为一光滑表面。
所述外环圈的外壁上覆盖有耐磨层。
所述耐磨层为耐磨刚玉陶瓷片粘贴而成。
所述通气孔具有三个或四个。
所述通气孔的直径均为1公分。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几下几个优点:
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壳体上的内环圈和外环圈分别从分离器的内侧和外侧遮挡住壳体与分离器之间的缝隙,全方位地限制了二者之间的缝隙,有效地防止了粗颗粒从缝隙中进入出粉管中;
二、本实用新型分离出的粗颗粒受外环圈的阻挡作用,不会累积在壳体与分离器之间的缝隙处,确保了分离器的正常运转,提高了磨机的使用寿命;
三、在本实用新型中,空压机输送的气流由通气孔进入至壳体中,分离出的粗颗粒受空压机气流的影响做向下运动并直接落入分离器下端重新进行研磨,不仅促进了粗颗粒的研磨效率,而且进一步地阻碍了粗颗粒从缝隙中进入出粉管中,大幅提高分离器的分离效果,有利于改善出粉的细度。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的立式磨机的结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图2 A-A处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壳体10,分离器20,缝隙30,机身40,壳体1,分离器2,内环圈3,外环圈4,通气孔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的一种新型立式磨机,包括壳体1、分离器2和空压机,分离器2枢设在壳体1的背面,分离器2的内侧和外侧分别嵌套有内环圈3和外环圈4,内环圈3和外环圈4相互同轴地固定在壳体1的背面,以遮挡壳体1和分离器2之间的缝隙;外环圈4与分离器2之间的壳体1部分均匀地开设复数个通气孔5,以供空压机连接。
内环圈3的高度和外环圈4的高度只要能够遮挡壳体1和分离器2之间的缝隙即可。为了更好地阻碍粗颗粒进入缝隙,内环圈3的高度有多种尺寸,可以等于外环圈4的高度,还可以大于外环圈4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市三和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市三和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86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