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给药美容仪用纳米促渗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8600.2 | 申请日: | 2014-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64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胡玉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玉龙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美容 纳米 促渗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给药美容仪用纳米促渗头。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美容行业已经成为本世纪极为潮流的新兴行业,各种各样的美容仪器械正在不断迅速发展和改进。然而,如今美容仪往往还需要人工给药,并没有一种较好的适合自动给药美容仪用的纳米促渗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自动给药美容仪用纳米促渗头,其具备减少药物浪费、生产加工封装方便的优点。
一种自动给药美容仪用纳米促渗头,包括纳米针片、中间体和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上设有圆柱凸台,凸台与中间体形成连接器连接卡位,连接器连接卡位与连接器相连,凸台上设有至少一根引流管;
所述的中间体内部设有渗出孔连通引流管与中间体下方;
所述的中间体下方设有纳米针片;
所述的连接器为一中空管道,所述的连接器设有连接器导管和至少一个注胶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连接器导管上部为美容仪卡位,所述的美容仪卡位外沿设有突出的下卡环和上卡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注胶孔为左右各一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引流管为四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中间体下部为中间体圆柱平台,所述的纳米针片设在中间体圆柱平台下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纳米针片呈矩形,所述的纳米针片上设有点阵排列的纳米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纳米针片呈圆形,所述的纳米针片上设有点阵排列的纳米针。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注胶孔呈椭圆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的连接器导管内壁下方设有凸出的内壁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可以接到自动给药美容仪使用,药物直接由美容仪给药端到达连接器导管再进入引流管流到渗出孔,再汇集到纳米针片,通过纳米针片与皮肤接触进行美容,减少了药物的浪费;生产时候只用生产纳米针片、中间体、引流管和连接器,纳米针片通过粘胶与中间体下方连接,引流管接在中间体上方的渗出孔,封装时候,先将连接器套到连接器连接卡位上,再通过注胶孔进行注胶密封,方便了生产加工和封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引流管结构图;
图2是为本实用新型的纳米针片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壁环示意图。
其中:1、引流管,2、连接器连接卡位,3、中间体,4、中间体圆柱平台,5、渗出孔,6、纳米针片,7、连接器,8、注胶孔,9、连接器导管,10、下卡环,11、上卡环,12、内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3和4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动给药美容仪用纳米促渗头,包括纳米针片6、中间体3和连接器7,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体3上设有圆柱凸台,凸台与中间体3形成连接器连接卡位2,如图1所示,连接器连接卡位2与连接器7相连,凸台上设有至少一根引流管1;如图2所示,所述的中间体3内部设有渗出孔5连通引流管1与中间体3下方;所述的中间体3的中间体圆柱平台4下方设有纳米针片6;所述的连接器7为一中空管道,所述的连接器7设有连接器导管9和至少一个注胶孔8。
所述的连接器导管9上部为美容仪卡位,所述的美容仪卡位外沿设有突出的下卡环10和上卡环11,下卡环10和上卡环11方便卡住美容仪的给药端且不易松动。
所述的注胶孔8为左右各一个,方便左右快速对连接器7内注胶密封。
所述的引流管1为四根,对应的渗出孔5也为4个。
所述的中间体3下部为中间体圆柱平台4,所述的纳米针片6设在中间体圆柱平台4下方,中间体圆柱平台4方便有时候中间体3下方套上盖对纳米针片6进行保护。
所述的纳米针片6呈矩形或圆形等形状,所述的纳米针片6上设有点阵排列的纳米针,纳米针穿透皮肤角质层进行无痛给药。
所述的注胶孔8呈椭圆形,方便注胶仪器插入,同时注入的胶不易流出。
所述的连接器导管9内壁下方设有凸出的内壁环12,注胶密封时候,注胶满到内壁环12即可,说明已经封装好,封装好后,液体药物由自动给药美容仪进入连接器导管9不会渗出,只能由引流管1流入渗出孔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玉龙;,未经胡玉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86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节点电刺激系统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鼻胃管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