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直焊的耐变色复合漆膜线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1037.6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2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晓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州东尼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连围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直焊 变色 复合 漆膜 线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结构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可直焊的耐变色复合漆膜线材。
背景技术:
传统线材结构(如附图1)一般从内到外为中心导体层1a、绝缘层2a和尼龙层3a,绝缘层采用聚氨酯(PU)或尼龙层(PA),耐变色性的主要屏障是绝缘层,聚氨酯(PU)由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在高温环境下(一般为180℃以上)易形成生色团-酰亚胺结构,该结构导致PU变黄,进一步氧化生成二醌-酰亚胺结构,最后变成琥珀色,影响线材的性能,其焊锡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可直焊的耐变色复合漆膜线材,绝缘层外包覆一层耐热层,基本解决了在180℃左右工作线材变色的问题,且焊锡性能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措施如下:
一种可直焊的耐变色复合漆膜线材,它由内到外包括四层结构,分别为中心导体层、绝缘层、耐热层和尼龙层,所述绝缘层包覆在中心导体层外,耐热层包覆在绝缘层外,尼龙层包覆在耐热层外,所述耐热层是由酰亚胺环和酰胺键有规则交替排列组成的厚度为3-4um的聚酰胺酰亚胺层。
作为优选,所述中心导体层是由多根纯铜导线绞合而成,每一根纯铜导线的线径为0.05~0.1mm。
作为优选,所述每一根纯铜导线外均匀包覆一层漆涂层。
作为优选,所述绝缘层采用厚度为3-5um的聚氨酯层。
作为优选,所述尼龙层的厚度为2~3u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聚氨酯外层涂布一层聚酰胺酰亚胺层,聚酰胺酰亚胺由酰亚胺环和酰胺键有规则交替排列的一类聚合物,玻璃化温度250~300℃,250℃下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热变形温度为269℃。当在高温环境下,即高于180℃时,线材颜色微微变黄,变色非常小,而且其焊锡熔点为390℃,介质损耗温度221℃,因此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线材后,基本解决了在180℃左右工作线材变色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见附图2,一种可直焊的耐变色复合漆膜线材,它由内到外包括四层结构,分别为中心导体层1、绝缘层2、耐热层3和尼龙层4,所述绝缘层包覆在中心导体层外,耐热层包覆在绝缘层外,尼龙层包覆在耐热层外,所述耐热层是由酰亚胺环和酰胺键有规则交替排列组成的厚度为3-4um的聚酰胺酰亚胺层,聚酰胺酰亚胺玻璃化温度250~300℃,250℃下具有优越的机械性能,热变形温度为269℃。
所述中心导体层是由多根纯铜导线绞合而成,每一根纯铜导线的线径为0.05~0.1mm,每一根纯铜导线外均匀包覆一层漆涂层。
所述绝缘层采用厚度为3-5um的聚氨酯层,聚氨酯层(PU层)由二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与二羟基或多羟基化合物加聚而成。
所述尼龙层(PA)的厚度为2~3um。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具体描述,只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州东尼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湖州东尼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10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