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端子烧焊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20712.3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9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杜灵阳;于治平;赵波;沈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3103 浙江省湖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端子 烧焊 保护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蓄电池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端子烧焊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端子密封问题对电池性能和寿命至关重要,目前铅酸蓄电池端子是靠镶嵌在盖中的铅衬套与电池内部的铅极柱焊接,形成蓄电池的端子密封结构,因此蓄电池的端子的焊接质量十分关键。
现有技术的蓄电池的端子结构焊接时容易出现焊接不良,焊头容易脱落,焊接质量差,且对焊接技术要求高,影响电池生产的效率及电池的性能和寿命。
公开号为CN 203521515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保证端子烧焊质量的端子结构,该端子结构,包括极柱、铅套、卡环及焊头,铅套具有铅套孔,极柱与铅套孔间隙配合,卡环套于极柱上,并置于铅套底部,且卡环外径大于铅套孔内径,焊头置于铅套与极柱顶部,焊头底部具有渗入部,渗入部充满铅套与极柱顶部之间的间隙。
该端子结构虽然提高了焊接质量,但烧焊过程中未设任何保护装置,容易烧坏电池中盖和电池槽。
现有的端子烧焊工艺中,一般是用隔膜或碎布蘸上水放在极柱的周围以防止烧坏电池中盖,但却容易烧坏电池槽且对工人的烧焊水平要求比较高。之后操作人员尝试先在铅套的外部增加一个铁质的保护套,再进行烧焊;该改进虽然可以降低电池槽的烧伤几率,但铁质保护套在烧焊过程中温度升高,仍会对电池槽造成损伤,且较为费时费力,致使烧焊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端子烧焊保护装置,该装置能防止烧坏电池槽,提高烧焊质量。
一种端子烧焊保护装置,包括绕铅套外围设置的第一保护套,还包括隔离板,隔离板上开有与极柱孔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第一保护套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保护套安装在隔离板上,一方面防止第一保护套与电池槽直接接触,避免第一保护套直接烫伤电池槽,另一方面隔离板的面积较大,能够有效、快速地散去第一保护套上的热量,进一步降低电池槽的烧伤几率。
隔离板的面积可视需要而定,其上可以仅设置一个与极柱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也可以设置多个。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保护套在隔离板上的安装方式为:所述安装孔的内壁上开有导向槽,所述第一保护套的外壁带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定位柱。安装时,将定位柱对准导向槽,从而将第一保护套嵌入隔离板的安装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导向槽为L型。当定位柱滑动至导向槽的竖直槽底部时,旋转第一保护套,将定位柱锁定在L型导向槽的水平槽内。
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定位柱为至少两个,且沿第一保护套的外壁周向均匀分布。导向槽的个数与定位柱对应,并且L型导向槽的朝向一致。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保护套的顶部开口内缘为倒圆角结构。如此可增大焊接面积,防止假焊虚焊。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端子烧焊保护装置还包括处于第一保护套的上方的第二保护套,该第二保护套的内径大于第一保护套的内径,且两者一体设置。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保护套的高度为18~25mm。如此可进一步防止烧焊过程火焰外溅,避免烧坏电池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将第一保护套安装在隔离板上,并在第一保护套的上方设置第二保护套,一方面隔离板可以防止第一保护套与电池槽直接接触,避免第一保护套直接烫伤电池槽,并且隔离板的面积较大,能够有效、快速地散去第一保护套上的热量;另一方面第二保护套能够防止烧焊过程火焰外溅,进一步降低电池槽的烧伤几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端子烧焊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端子烧焊保护装置,包括隔离板1,隔离板1上开有与极柱孔相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安装有绕铅套4外围设置的第一保护套2。
隔离板1的面积可视需要而定,其上可以仅设置一个与极柱孔相对应的安装孔,也可以设置多个。
安装孔的内壁上开有L型导向槽(图中省略),第一保护套2的外壁带有与导向槽相配合的定位柱6。本实施例中,定位柱6为两个,且沿第一保护套2的外壁周向均匀分布。导向槽的个数与定位柱6对应,并且L型导向槽的朝向一致。
由图1可见,第一保护套2的顶部开口内缘为倒圆角结构。如此可增大焊接面积,防止假焊虚焊。
本实施例中,端子烧焊保护装置还包括处于第一保护套2的上方的第二保护套3,该第二保护套3的内径大于第一保护套2的内径,且两者一体设置。第二保护套3用以防止烧焊过程火焰外溅,避免烧坏电池槽。
本实施例中,第二保护套的高度H为20mm。
烧焊前,将隔离板2置于电池槽内,安装孔对准极柱孔;再将铅套4套在极柱5上;然后将第一保护套2套在铅套4外,并将第一保护套2的定位柱6对准安装孔上的L型导向槽,当定位柱6滑动至L型导向槽的竖直槽底部时,旋转第一保护套2,将定位柱6锁定在L型导向槽的水平槽内;此时对极柱5和铅套4的顶部进行烧焊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2071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往复式多层电动筛分机
- 下一篇:一种侧向激励式超声椭圆振动铣削刀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