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脚踏车仪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9782.7 | 申请日: | 2014-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7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俞唐;张建华;昌晓娟;张玉一;李峰;邰祥;李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15;H01R4/48;H05K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王晓静;吴鹏 |
地址: | 241009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脚踏车 仪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脚踏车,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脚踏车仪表。
背景技术
电动脚踏车(Pedelec,Pedal Electric Cycle的缩写)是一款低能耗的电动助力自行车。电动脚踏车仪表是安装在电动脚踏车上的智能仪表,包括人机交互界面装置(HMI)和支座。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和支座内分别安装有印刷电路板,当人机交互界面装置装配于支座上时,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内的印刷电路板与支座内的印刷电路板连通。由于仪表安装在电动脚踏车上,受电动脚踏车行使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震动的影响,人机交互界面装置与支座的连接不稳定,不利于上述印刷电路板的连通,从而影响仪表的正常工作。
因此,需要一种机械和电性连接稳定性高、且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的电动脚踏车仪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机械和电性连接稳定性高、且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的电动脚踏车仪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动脚踏车仪表,包括支座和装配到所述支座上的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和所述支座通过磁性机构和卡扣装配在一起。
更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进一步实现:一种电动脚踏车仪表,包括支座和装配到所述支座上的人机交互界面装置,所述支座和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内分别设置有印刷电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和所述支座通过磁性机构和卡扣装配在一起;所述支座和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分别设置有用于连通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端子,所述端子通过导电弹性件与各自的印刷电路板连接,且所述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和所述支座两者之一的端子可上下运动,另一者的端子固定不可运动。
优选地,所述导电弹性件为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磁性机构和卡扣装配,有效地提高了人机交互界面装置和支座的机械和电性连接稳定性,且具有结构简单方便拆装的优点;通过导电弹性件弹性连接端子和印刷电路板,一方面减少硬性配合时可能由于零件尺寸偏差造成的接触不良的情况,另一方面通过导电弹性件压缩量的自主调程可保持连接紧密,从而进一步提高连接稳定性,采用一端弹性一端硬性的连接,确保连接稳定,始终处于弹性连接状态。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这些附图通过举例的方式示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动脚踏车仪表;
图2为图1所示电动脚踏车仪表的人机交互界面装置与支座装配在一起的视图;
图3是沿图2中A-A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4是沿图2中B-B的局部剖视放大图;
图5示出图4中支座端子的结构;
图6示出图4中人机交互界面装置端子的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6介绍本实用新型电动脚踏车仪表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对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实现可不具有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所介绍的特定实施例。相反,可以考虑用下面的特征和要素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本实用新型,而无论它们是否涉及不同的实施例。因此,下面的方面、特征、实施例和优点仅作说明之用而不应被看作是权利要求的要素或限定,除非在权利要求中明确提出。
参照图1,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电动脚踏车仪表100,包括支座1和装配到支座1上的人机交互界面装置2。支座1的壳体包括前壳3和后壳4,人机交互界面装置2的壳体包括前框面板组合和后壳5,后壳5与支座1的前壳3相配合。
支座1的一端具有与人机交互界面装置2相配合的凸台结构6,凸台结构6的内侧,即,与人机交互界面装置2相配合的一侧上设置有卡扣掣子7,人机交互界面装置2的相应侧设置有与卡扣掣子7相配合的卡扣孔8。当人机交互界面装置2装配到支座1上时,卡扣掣子7与卡扣孔8形成卡扣连接。
参照图1和图3,图3示出磁铁连接的剖视图。支座1的另一端设置有磁铁9,磁铁9固定于支座1的后壳4上部,并穿过支座1前壳3与固定于人机交互界面装置2的后壳5上的磁铁10接触、吸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磁铁10可替换为钢片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未经大陆汽车电子(芜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97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