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置电源CCFL灯管的接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6987.X | 申请日: | 2014-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53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杜鹃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鹃 |
主分类号: | F21V23/06 | 分类号: | F21V23/06;F21V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刘兴耿 |
地址: | 06440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置 电源 ccfl 灯管 接线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CCFL灯管,尤其涉及一种内置电源CCFL灯管的接线结构。
背景技术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T8日光灯管的常用接线方式是将日光灯管两端的其中一接线脚分别与供电电源的两电极电连接,并且在上述其中一接线脚与电源电极之间设置镇流器即电感器,将日光灯管两端的另一接线脚分别与启辉器的两接脚电连接。
但是,由于CCFL灯管(即冷阴极荧光灯管)具有高功率、高亮度、低能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显示器、照明等领域。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日光灯管越来越多地被CCFL灯管替换。然而,由于CCFL灯管与日光灯管的发光原理并不一样,因此,两者的接线方式也不相同,要将现的日光灯管更换成CCFL灯管就需要重新布置新的线路形式,这样使得灯管替换工作十分繁琐,而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大大降低使用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需改变现有的线路布置即可使用CCFL灯管,并且替换简单方便的内置电源CCFL灯管的接线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置电源CCFL灯管的接线结构包括具有内置电源的CCFL灯管及短路器,所述内置电源具有第一、第二接线脚,所述第一、第二接线脚伸出所述CCFL灯管的一端,所述CCFL灯管的另一端具有短路接头,所述短路接头具有第一、第二铜脚,所述第一、第二铜脚的一端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脚及所述第一铜脚分别与供电电源的两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脚与所述第二铜脚通过所述短路器相互电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所述CCFL灯管的一端设有短路接头,使所述短路接头上的第一、第二铜脚相互电连接;并且通过在所述第二接线脚与所述第二铜脚之间设置短路器,所述短路器可以直接安装于现有的日光灯管的启辉器所在的位置上,所述短路器能将所述第二接线脚与所述第二铜脚直接电连接,从而形成使所述CCFL灯管点亮的电路;由于所述短路接头在生产时已设置成短路的状态,因此,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所述CCFL灯管,只需要将原来的启辉器摘除再安装上所述短路器即可将所述CCFL灯管直接安装于原来的日光灯管的位置上,替换原来的日光灯管,因而,本实用新型无需改变现有的线路布置即可使用CCFL灯管,替换时任何人能手动操作,无需专业的人员,使用简单方便。
较佳地,所述短路器包括外壳、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所述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外壳内并且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脚及第二接脚的另一端密封地伸出所述外壳,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脚及第二铜脚电连接。
较佳地,所述第一铜脚与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极之间电连接有电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置电源CCFL灯管接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的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内置电源CCFL灯管的接线结构包括内置电源11的CCFL灯管1及短路器2,所述内置电源11具有第一、第二接线脚11a、11b,所述第一、第二接线脚11a、11b伸出所述CCFL灯管1的一端,所述CCFL灯管1的另一端具有短路接头12,所述短路接头12具有第一、第二铜脚12a、12b,所述第一、第二铜脚12a、12b位于所述CCFL灯管1内的一端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接线脚11a及所述第一铜脚12a分别与供电电源的两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脚11b与所述第二铜脚12b通过所述短路器2相互电连接。
所述短路器2包括外壳21、第一接脚22及第二接脚23,所述第一接脚22及第二接脚23的一端内置于所述外壳21内并且相互电连接;所述第一接脚22及第二接脚23的另一端密封地伸出所述外壳21,并分别与所述第二接线脚11b及第二铜脚12b电连接。
另外,在将本实用新型的CCFL灯管1安装于一般的现有的线路上时,现有线路上的电感器3无需摘除,所述第一铜脚12a与所述供电电源的电极之间仍然可以连接原来的电感器,对CCFL灯管1的点亮没有影响。当然,也可以摘除电感器3,将原来与电感器3连接的两端直接短路,这样可以点亮CCFL灯管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鹃,未经杜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69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无线音箱功能的智能灯泡
- 下一篇:智能无线人体微波感应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