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1255.1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45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宥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宥任 |
主分类号: | B65H59/10 | 分类号: | B65H5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绕线机 二段式 张力 调整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圈绕线设备的领域,特别是关于一种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据而能够快速调整两种以上的张力值。
背景技术
现行的各种型式线圈都是将一线材通过绕线机,顺序环绕设于一支架上而制成,由于线材在绕线的过程中,必须维持一稳定的张力才能有良好的品质,不致让线圈之间产生如:松紧相间或是密度不均匀等问题,而影响到线圈在使用时的效能。
因此,绝大部分的绕线机都会针对该线材而设有一张力控制器,得以控制该线材输出时的张力值,该种张力调整器是通过位于内部的一如:碟式剎车或是带式煞车等煞车结构其中之一的设计方式,当该线材受该绕线机的拉引绕线时,若线材张力不足,该张力调整器则通过该煞车结构的设计,反向拉动甚至停止该线材的输送,以达到调整该线材的张力值的效果。为了便于调整,会于该张力调整器的表面设有一调节部,该调节部是通过适当的机构设计而改变输出的张力值,但是,这种调节部的设计仅能调整单一的张力值,也就是输出会跟输入有相同的张力值,当需要放松调整,也就是使张力值降低时,该种张力调整器就会无法进行调整。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有鉴于上述现有张力控制器于实际使用时的各种缺失,且积累个人从事相关产业开发实务上多年的经验,精心研究,终于研发出一种可应用于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可针对该线材的张力进行二段式控制的设计,令操作人员可于短时间内调整该线材的输出张力值,大幅提升操作时的便利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利用一气压元件连接设于调整张力的构件一侧,以供快速调整其拉紧或放松的状态,使原有单一张力值的张力调整机制,改变成具有二段式张力的使用功效,对于操作时的品质及操作便利性都相当有帮助。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其包括:
一壳体,其外部延伸有一固定臂,且该固定臂末端设有一导引孔,以供穿设一线材;
一第一夹线轮,设于该壳体下方的侧边,供以绕设来自该导引孔的该线材;
一第二夹线轮,设于该壳体中央部位,该第二夹线轮的一第二中心轴穿入该壳体内部,该第二夹线轮绕设由该第一夹线轮输出的该线材;
一转轮,设于该第二中心轴位于该壳体内部的一端,而能够随着该第二夹线轮同步旋转;
一连动杆,其一端枢接设于该壳体的内面,且该连动杆另一端穿出该壳体外部;
一第三夹线轮,设于该连动杆另一端且位于该第二夹线轮的一侧,该第三夹线轮绕设由该第二夹线轮输出的该线材;
一摩擦片,一端固定于该壳体的内面,该摩擦片另一端经包覆绕设该转轮后固定于该连动杆上,利用该摩擦片施加于该转轮外表面的摩擦力调节该第二夹线轮的旋转速度,作为调控该线材输出张力的手段;
一活动导引杆,枢接设于该壳体表面且位于该第三夹线轮的一侧,该活动导引杆的一端设有一导引轮,以供导引输出来自该第三夹线轮的该线材;
一螺杆,其上端穿出该壳体上方,且该螺杆螺纹连接有一活动块;
一导杆,平行且间隔设于该螺杆的一侧,该导杆与该活动块相互连接而形成一支点,且该导杆的上端连接至该连动杆;及
一气压元件,朝向该壳体内部设有一驱动轴,并通过一第二弹力元件而连接至该导杆下端,利用该第二弹力元件的回复弹性使该导杆以该支点作摆动而调节该第二夹线轮的输出张力,并能够于该气压元件作动时而使该第二弹力元件产生拉紧或放松的二段式张力。
所述的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其中,该第一夹线轮的一第一中心轴穿入并连通至该壳体的另一侧,通过拉动该第一夹线轮而连动该第一中心轴使其开启,以绕设该线材于该第一中心轴内。
所述的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其中,该第一中心轴为螺杆,其上螺纹连接有一调整块,且该调整块及该壳体之间设有一第一弹力元件,而能便于调整该第一夹线轮的夹持力道,以及提升操作人员在安装该线材时的便利性。
所述的绕线机的二段式张力调整机构,其中,该活动导引杆相对于该壳体内部设有一摆臂,该摆臂上设有多个穿孔,通过一第三弹力元件连接该摆臂及该壳体。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活动导引杆相对于该壳体内部设有一摆臂,该摆臂上设有多个穿孔,通过一第三弹力元件连接该摆臂及该壳体,并可调整该第三弹力元件于该不同穿孔内的位置,达到调节该活动导引杆的摆动力道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宥任,未经陈宥任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12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霉再生墙板
- 下一篇:一种三维网状结构炭质整体材料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