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定位用的高精度全回转推进器的成套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10025.3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2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仕良;任栋昊;张聪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海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H21/165 | 分类号: | B63H21/165 |
代理公司: | 舟山固浚专利事务所 33106 | 代理人: | 杨康星 |
地址: | 316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位 高精度 回转 推进器 成套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船舶推进系统,尤其是指一种定位用的高精度全回转推进器的成套设备。
背景技术
全回转推进器作为船舶的控制推进系统,现有一般由柴油机驱动齿轮箱,由齿轮箱驱动推进机构,或着由电动机直接驱动,控制技术为粗放式的模糊控制。该种设备能耗大,更无法满足采矿平台的精确定位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缺点与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位用的高精度全回转推进器的成套设备。采用PLC智能控制,将数据实时监测和反馈显示到触控屏上,便于操作人员对于系统的压力,转速,螺旋桨转向等多种数据的收集、监测、观察。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位用的高精度全回转推进器的成套设备,包括主机、液压马达、伺服电机、螺旋桨轴、螺旋桨以及全回转操控器,所述螺旋桨安装于所述螺旋桨轴上,所述螺旋桨和螺旋桨轴安装于主机上,所述液压马达控制螺旋桨轴的转速,所述伺服电机控制主机旋转,所述全回转操控器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液压马达和伺服电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系统模块、伺服电机驱动模块、数据显示模块以及PLC控制模块,所述PLC控制模块与数据显示模块相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模块分别与所述液压动力系统模块、伺服电机驱动模块相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模块控制液压马达,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模块控制伺服电机。
所述液压动力系统模块为变量泵,所述变量泵与液压马达通过油管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带编码器的操控器,大大提高了推进器每次方向边幅和油门边幅的操作精度和设备运行精度。采用PLC智能控制,将数据实时监测和反馈显示到触控屏上,便于操作人员对于系统的压力,转速,螺旋桨转向等多种数据的收集、监测、观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全回转操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主机1,液压马达2,伺服电机3,螺旋桨轴4,螺旋桨5,全回转操控器6,高压油管7,液压动力系统模块8,伺服电机驱动模块9,数据显示模块10,PLC控制模块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定位用的高精度全回转推进器的成套设备,包括主机1、液压马达2、伺服电机3、螺旋桨轴4、螺旋桨5以及全回转操控器6,所述螺旋桨5安装于所述螺旋桨轴4上,所述螺旋桨5和螺旋桨轴4安装于主机1上,所述液压马达2控制螺旋桨轴4的转速,所述伺服电机3控制主机1旋转,所述全回转操控器6通过控制装置控制液压马达2和伺服电机3,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液压动力系统模块8、伺服电机驱动模块9、数据显示模块10以及PLC控制模块11,所述PLC控制模块11与数据显示模块10相连接,所述数据显示模块11分别与所述液压动力系统模块8、伺服电机驱动模块9相连接,所述液压动力系统模块8控制液压马达2,所述伺服电机驱动模块9控制伺服电机3。根据上述方案,采用带编码器的操控器,大大提高了推进器每次方向边幅和油门边幅的操作精度和设备运行精度。采用PLC智能控制,将数据实时监测和反馈显示到触控屏上,便于操作人员对于系统的压力,转速,螺旋桨转向等多种数据的收集、监测、观察。该操作装置采用机械结构带动高精度编码器转动,由于编码器输出的是高精度矢量信号,控制系统在接受到矢量信号后便对全回转发出定量控制的信号。
在实用新型,所述液压动力系统模块8为变量泵,所述变量泵与液压马达2通过高压油管7相连接。采用步进电机来控制液压系统中的变量柱塞泵,通过改变变量柱塞泵的排量,来改变液压系统的流量,从而改变液压马达的转速,进而改变螺旋桨的转速,达到伺服控制,按需供给的目的!因此,实现节能效果。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海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舟山海川船舶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1002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