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废气焚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9735.4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81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陆荣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生能炉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7/06 | 分类号: | F23G7/06;F23J15/04;F23J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废气 焚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废气处理装置,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一种废气焚烧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气中含有多种有害物质,长期直接排放于大气中会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而目前工业废气处理有溶剂吸收法、等离子分解法。但前述方法存在有机溶剂二次污染和处理量小、能耗高、效果差等缺陷。故有必要针对工业废气的处理措施做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废气焚烧装置,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工业废气处理中有机溶剂二次污染和处理量小、能耗高、效果差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废气焚烧装置,所述废气焚烧装置包括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所述第一燃烧室上设有烟气进口,所述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还通过管道与喷淋漂洗塔相连通,喷淋漂洗塔还通过管道与活性炭吸附塔相连通,用于使烟气以此经由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进行燃烧后,由管道排入喷淋漂洗塔进行喷淋漂洗,再由管道进入活性炭吸附塔进行烟气过滤,最后由活性炭吸附塔排出。
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燃烧室置于第二燃烧室的上方,且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的内部均安装有燃烧器。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燃烧室或第二燃烧室的出口还与余热锅炉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的出口均与余热锅炉相连接。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燃烧器是天然气燃烧器、液化气燃烧器、沼气燃烧器当中的任意一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第一燃烧室与第二燃烧室对工业废气进行两次焚烧,使得烟气中的病原体、有机物、二噁英全部分解,再利用喷淋漂洗塔与活性炭吸附塔对焚烧后的烟气做进一步的清洗和过滤,使得处理后排出的烟气完全符合环保要求排放;同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废气焚烧装置结构简单,适宜于应用于各类具有工业废气的排放的场所,应用范围广阔。
附图说明
图1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燃烧室、2为第二燃烧室、3为喷淋漂洗塔、4为活性炭吸附塔、5为管道、6为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参考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废气焚烧装置,该废气焚烧装置包括第一燃烧室1与第二燃烧室2,所述第一燃烧室1上设有烟气进口,所述第一燃烧室1与第二燃烧室2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燃烧室2还通过管道5与喷淋漂洗塔3相连通,喷淋漂洗塔3还通过管道5与活性炭吸附塔4相连通,用于使烟气以此经由第一燃烧室1与第二燃烧室2进行燃烧后,由管道5排入喷淋漂洗塔3进行喷淋漂洗,再由管道5进入活性炭吸附塔4进行烟气过滤,最后由活性炭吸附塔4排出。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燃烧室1与第二燃烧室2对工业废气进行两次焚烧,使得烟气中的病原体、有机物、二噁英全部分解,再利用喷淋漂洗塔3与活性炭吸附塔对焚烧后的烟气做进一步的清洗和过滤,使得处理后排出的烟气完全符合环保要求排放;
上述的燃烧室优选采用耐火层、绝热层与填充隔热层与外墙组成,其中耐火层由铝酸盐水泥、莫来石、瓷骨料、高铝粉、水玻璃浇筑而成,厚度100mm。五者之间的比例最好为1:1:2:0.2:0.01;绝热层有陶瓷纤维棉板构成,用高温连接剂粘贴,厚度80mm;填充隔热层是有膨胀珍珠岩和铝酸盐水泥搅拌灌注;厚度50mm。比例8:2;外墙采用SUS304不锈钢制成,厚度5mm。
为使两个燃烧室内尽快达到所需温度最好将第一燃烧室1置于第二燃烧室2的上方,且第一燃烧室1与第二燃烧室2的内部均安装有燃烧器6。且燃烧器6的燃料可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采用天然气、液化气以及沼气等,而前述的燃烧器6也将随着所采用燃料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天然气燃烧器、液化气燃烧器、沼气燃烧器等。
在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充分利用燃烧室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可以将第一燃烧室1或第二燃烧室2的出口接入余热锅炉(图中未示出),也可以将第一燃烧室1与第二燃烧室2的出口均与接入余热锅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生能炉业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生能炉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97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控制挡板的烟道单元节
- 下一篇:新型垃圾焚烧逆推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