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污水管道清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9309.0 | 申请日: | 2014-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0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万马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晋小华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巴***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污水 管道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污水管道配套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建筑污水管道除油防堵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污水管道的水大多来自居民的生活用废水,这其中不仅含有大量人们在洗手、洗脸、洗头等日常清洁时掉落的毛发,而且含有大量从家庭或者餐馆排出的餐厨油脂。
建筑污水管道中的油脂多为动物油脂等易凝固的饱和脂肪,这些油脂在冬天气温降低的时候变会发生凝固,其凝固的同时会连接其它头发等垃圾杂物形成类似于钢筋混凝土的结实结构,这种结构非常容易导致建筑污水管堵塞。而一旦油脂凝固发生堵塞,常常需要工人或者自动机器人进入建筑污水管道进行清理,费工费时。
目前比较好的方式是对污水管道设置过滤网进行过滤,过滤网垂直固定安放在建筑污水管道中,然后工人定期对过滤网进行清渣,这种简单过滤的方式随着废渣的堆积,过滤效率越来越低,反而在过滤网的位置更容易发生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污水管道清渣装置,使得不仅可以方便的对滤渣进行清除,而且可以避免污水管道堵塞。
本方案中的建筑污水管道清渣装置,包括有安装在两节污水管道之间的竖井,所述竖井的开口成矩形,与水流方向相同的竖井左右两侧壁竖直向下,位于污水管道顶部上方的竖井前后侧面间距大于竖井底部前后侧面间距,竖井底部高度低于污水管道的底部,竖井左右两侧壁间封闭设置有清渣网,所述清渣网的底部弯折覆盖在竖井底部,并与竖井底部前后侧面相顶接,清渣网的上部向前倾斜。
采用本方案的建筑污水管道清渣装置具有如下的优点:由于竖井安装在两节污水管道之间,这样污水管道中的渣滓会进入到竖井中,由于竖井左右两侧壁间封闭设置有清渣网,所述清渣网的底部弯折覆盖在竖井底部,并与竖井底部前后侧面相顶接,这样当渣滓进入到竖井时会被清渣网拦截并沉积在清渣网底部,由于清渣网的上部向前倾斜,这样被清渣网拦截的渣滓会在水流的冲击下沿清渣网斜向下运动并最终沉积到清渣网底部,从而保证清渣网上部的过滤面积,保证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清渣网的高度与竖井出口平齐,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当出现渣滓不能及时清理完全,堵塞清渣网的时候,清渣网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避免渣滓漫过清渣网进入其后方的污水管道,导致过滤失效。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清渣网后方设置有喷水头,喷水头的喷水范围覆盖清渣网的过滤面上,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部分堵塞在清渣网网眼上的渣滓可以被反向冲洗掉,提高清渣网的过滤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竖井前后侧面与污水管道相交的位置设置有圆角,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在向上提出清渣网处理渣滓时,清渣网底部不会卡在竖井与污水管道接触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建筑污水管道清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污水管道1,竖井2,清渣网3,喷水头4,弯折部5。
实施例的建筑污水管道清渣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有安装在两节污水管道1之间的竖井2,竖井2最好在现场施工并在表面涂覆光滑的混凝土,竖井2的开口应成矩形,与水流方向相同的竖井2左右两侧壁应该竖直向下,位于污水管道1顶部上方的竖井2前后侧面间距大于竖井底部前后侧面间距,竖井2前后侧面与污水管道1相交的位置设置有圆角,竖井2底部高度低于污水管道1的底部高度,竖井2左右两侧壁间封闭设置有清渣网3,清渣网3为镀锌冲孔的钢板,以保证强度,清渣网3的高度与竖井2出口处平齐并被井盖固定,当出现渣滓不能及时清理完全,堵塞清渣网3的时候,清渣网3还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避免渣滓漫过清渣网3进入其后方的污水管道1,清渣网3的底部弯折形成弯折部5,弯折部5覆盖在竖井2底部,并与竖井2底部前后侧面相顶接,这样清渣网3的底部进行了完整的封闭,同时清渣网3过滤下来的渣滓可以沉降堆积在竖井2底部,同时也方便在取出清渣网3的时候同时带出渣滓,清渣网3的上部向前倾斜,清渣网3后方设置有喷水头4,喷水头4的喷水范围覆盖清渣网的过滤面上,这样的设置可以使得部分堵塞在清渣网网眼上的渣滓可以被反向冲洗掉,提高清渣网3的过滤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万马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万马屯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93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