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力发电的升降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8536.1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32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发明(设计)人: | 卢顺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主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B11/00 | 分类号: | F03B11/00;F03B13/0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朱凌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力发电 升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发电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水力发电的升降结构。
背景技术
自公元1882年建立世界上第一座水力发电厂以来,人类运用水力作为发电的动力来源,已有百年历史。水力发电厂的水力发电机包含用以撷取水力的水轮机,以及利用该水力发电的发电机。主要是将水轮机建造于水库或水坝中,以汇集水库或河川的巨大水量,令水的位能通过水轮机转换成机械能,并传动至所连接的发电机,驱使发电机进行发电,或将水力发电装置设在水道上,并于水道架设有多个水车,当水流动时即会带动水车转动而发电,故水力发电是所有人类发展的再生能源中最为成熟,且成本最为低廉的发电型态,尤其台湾为海岛型国家,水量丰沛,非常适合发展水力发电,更应充分运用台湾的地利。
然上述水力发电设备于使用时,为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使得水力发电设备无法得到较佳发电效益:
能利用水位高低差的能量来发电的水坝,其地形条件限制极高,且建造水坝所需的成本,往往大于其所能产生的供电效益,也因为地形问题,提升其建造的困难度。
利用水车发电最常面临的问题是,水流过大导致设备毁损、水流过小导致动力不足以推动水车发电、或因水位变化导致水车无法以最佳能量转换比转换水流动力而发电。
因此,要如何解决上述习用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的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改善之方向所在。
本实用新型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的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终于设计出此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可随水位高低调整出发电装置的最佳发电效益位置的水力发电的升降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可随水位高低调整出发电装置最佳发电效益位置的水力发电的升降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适应力强的水力发电的升降装置,其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水流动力,而产生最大的发电效益。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水力发电的升降结构,包含:一定位件,其横跨于水道上并承载至少一发电机;至少一枢设于该定位件一侧的活动组件;至少一设于该活动组件一端且漂浮于水面上的漂浮组件;及至少一设于该漂浮组件下侧并藉水流驱动该发电机发电的驱动装置。
该水力发电的升降结构还包含一设于该驱动装置上的连结座体,该连结座体连接所述该活动组件及所述漂浮组件。
所述活动组件包含一上活动杆及下活动杆,上活动杆枢设于所述定位件一侧,下活动杆的两端分别枢设于该上活动杆及所述连结座体。
所述漂浮组件包含至少一漂浮件及一设于所述连结座体上以固定该漂浮件的固定件。
所述漂浮件为浮球、浮块或浮板的其中之一。
所述驱动装置包含一枢设于所述连结座体并带动发电机发电的旋转轴杆、多个固设于该旋转轴杆上的旋转叶片、及一设于旋转叶片外侧用以集中导流的导流装置。
所述驱动装置还包含多个固设于所述旋转轴杆上的助推叶片。
所述定位件上活动设置至少一适应不同水道宽度的伸缩件。
所述发电机一侧具有一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用以提高该发电机与该驱动装置的转速比。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水力发电的升降装置是利用漂浮组件使驱动装置处于同一水深之下,而具有较佳的发电效率,同时以简单的结构将发电机固定在水道上,而可适应各种宽度或深度的水道而进行发电。当使用者利用本实用新型进行水力发电时,只要透通过定位件将发电机横跨设置于水道上,即先排除发电机泡水的问题,再利用该漂浮组件使设于其下侧的驱动装置,可常态性的处于相同深度的水面下,配合活动组件的上下移动、左右限位,稳定驱动装置承受的扭力,提高驱动装置将机械能转换成电能的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利用成本低、适应力强的特性,在同一水道上间隔设置多个发电装置,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水流动力,而产生最大的发电效益。
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习用水力发电设备所存在的建造难度及成本较高、设备容易被水流破坏、发电效益较低及发电效益不稳定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动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主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主典兴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85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