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编织袋自动套内袋、喷胶、包缝底一体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5931.4 | 申请日: | 2014-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47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徐卫国;魏成龙;黄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万乐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9/68 | 分类号: | B31B19/68;B31B19/62;B31B19/74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郭俊玲 |
地址: | 21234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编织袋 自动 套内袋 喷胶 包缝底 一体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编织袋加工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可对编织袋实现自动套内袋、喷胶、包缝底等操作的一体机。
背景技术
复合编织袋常用来盛装各种不同的物料,有一些用来盛装较高质量的物料组分,因此对其卫生要求相当高,所以对整个编织袋生产线的卫生要求也相当高。此种复合编织袋由塑料编织外袋和塑料薄膜内袋组合而成,传统的操作为人工将外袋与内袋套设好,并对内袋和外袋采用贴双面胶或手工刷液体胶等方式实现贴合,此种方法不仅不卫生,人力耗费量大,并且效率低下。因此本厂设计出一种自动上胶、包缝底一体机,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公告号为CN102211420,但此专利只解决了上胶问题,未解决内外袋套设问题,并且在上胶过程中采用分两次翻转涂胶的方式,袋口有严重的胶水粘连,返工量大,产量也较低,每分钟只有4条,不能很好的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生产过程中依旧耗时耗力,企业成本得不到有效缩减。因此我们需在原有的一体机的基础上做进一步创新,设计出更好的一体机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上述问题是在对编织袋实现自动套内袋、喷胶、包缝底操作的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编织袋自动套内袋、喷胶、包缝底一体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编织袋自动套内袋、喷胶、包缝底一体机,包括用于设置整条加工生产线的机架,在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有套内袋装置、喷胶装置和缝底装置,所述套内袋装置包括内袋抓取机构、外袋供给机构、放置内袋托盘和取袋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袋供给机构和所述取袋机构在所述机架上依次设置,所述外袋供给机构位于所述机架的顶端,所述内袋抓取机构和所述放置内袋托盘位于所述外袋供给机构和所述取袋机构之间,并且所述内袋抓取机构和所述放置内袋托盘分别位于所述机架两侧呈对称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取袋机构通过伸缩臂实现取袋功能,并在所述取袋机构内安装有伺服电机和同步带控制所述伸缩臂的伸缩运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外袋供给机构包括外袋放置台并在所述外袋供给机构内设置有动力气缸连接所述外袋放置台以驱使所述外袋放置台呈可移动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放置内袋托盘包括两个托盘本体和托盘架,所述托盘架上设置有供每个所述托盘本体运行的直线导轨,并且设置有光电控制气缸连接两所述托盘本体以驱使两所述托盘本体在所述托盘架的直线导轨上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取袋机构的后端固定设置有多根移动链条,多根所述移动链条在所述机架上呈平行横向排列,每根所述移动链条上均安装有带动编织袋跟随链条一起移动的拨块,对应所述移动链条的位置所述机架的侧边设置有所述喷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喷胶装置包括多个喷胶头和由直线光轴和直线轴承组成的移动机构,多个所述喷胶头均安装在所述移动机构上并且设置有伺服电机和同步带连接所述喷胶头以带动所述喷胶头做左右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缝底装置设置于所述机架的末端位置,并位于所述移动链条的尾端。
本实用新型编织袋自动套内袋、喷胶、包缝底一体机,首先多个编织袋外袋放置在外袋供给机构上,在动力气缸的作用下将外袋放置台上的外袋按顺序输送到内袋抓取机构的伸缩臂旁,内袋抓取机构的伸缩臂前往抓取此外袋到内袋抓取机构的正前方,伸缩臂呈竖直状态打开此外袋使此外袋形成空腔形式,内袋抓取机构的伸缩臂穿过此外袋形成的空腔到放置内袋托盘的托盘本体上取一条塑料薄膜内袋拉到空腔内完成套膜内袋工作。
放置内袋托盘的装置包括两个托盘本体,均可用于盛放内袋,内袋抓取机构的伸缩臂会到托盘本体上逐一抓取内袋,伸缩臂抓取位置固定,当一个托盘本体上的内袋没有时,在光电控制气缸的作用下,两托盘本体在托盘架的直线导轨上移动使得另一个托盘移动到工作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万乐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万乐自动化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593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