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设备故障诊断训练模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3866.1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8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祯;汤小慷;邵春雨;张学志;魏友国;范松峰;谢存;张帆;周晶晶;涂望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 |
主分类号: | G09B25/02 | 分类号: | G09B25/02;G09B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4300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备 故障诊断 训练 模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故障诊断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设备故障诊断训练模拟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驱动器属于精度较高也较重要的零件,需要较高的使用寿命及较高的安全性,所以在设计和制造驱动器时需要对驱动器进行实验,或者在驱动器出现问题时需要进行诊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对驱动器进行诊断或实验的设备故障诊断训练模拟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设备故障诊断训练模拟器,包括矩形模拟器框架,所述模拟器框架为由左纵梁、右纵梁、上横梁、下横梁共同组成的矩形结构,所述上横梁下部安装有一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底部安装有一驱动器连接盘,所述下横梁上部安装有一滚轮安装座,所述滚轮安装座上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滚轮,其中一个滚轮与一驱动装置相连接,所述左纵梁与右纵梁上设有用于卡紧驱动器两侧的卡紧装置,所述第一液压缸与一液压装置相连接,所述液压装置还与一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滚轮上的轮轴还与一旋转阻尼装置相连接,所述旋转阻尼装置包括旋转阻尼器壳体,所述旋转阻尼器壳体内设有与轮轴相连接的第一摩擦轮,与所述第一摩擦轮相贴合的第二摩擦轮,所述第二摩擦轮还与一压紧装置相连接,所述压紧装置用于调整第一摩擦轮与第二摩擦轮之间的压紧力。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阻尼装置还与一水冷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为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与所述液压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紧装置包括左卡紧装置和右卡紧装置,所述左卡紧装置包括穿设于所述左纵梁上的螺杆,所述螺杆的外端设有一把手,所述螺杆的内端设有一夹钳,所述右卡紧装置与左卡紧装置结构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将驱动器安装于驱动器连接盘上,第一液压缸下行程,使得驱动器的驱动轮置于两滚轮上,并且第一液压缸还可以为驱动器加压模拟驱动器承受的重力载荷,卡紧装置用于将驱动器固定,防止驱动器震动或倾斜,在检测时,即可以打开驱动装置驱动驱动器运动,检测驱动器中的齿轮箱的运行情况,也可以对驱动器通电,使驱动器成为主动部件运行查看运行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设备故障诊断训练模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旋转阻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设备故障诊断训练模拟器,包括矩形模拟器框架1,模拟器框架1为由左纵梁101、右纵梁102、上横梁103、下横梁104共同组成的矩形结构,上横梁103下部安装有一第一液压缸2第一液压缸2底部安装有一驱动器连接盘3,下横梁104上部安装有一滚轮安装座4,滚轮安装座4上安装有一对相互平行设置的滚轮5,其中一个滚轮5与一驱动装置6相连接,左纵梁101与右纵梁102上设有用于卡紧驱动器13两侧的卡紧装置7,第一液压缸2与一液压装置8相连接,液压装置8还与一控制器9相连接。在使用时将驱动器13安装于驱动器连接盘3上,第一液压缸2下行程,使得驱动器13的驱动轮置于两滚轮5上,并且第一液压缸2还可以为驱动器13加压模拟驱动器13承受的重力载荷,卡紧装置7用于将驱动器腰部13固定,防止驱动器13震动或倾斜,在检测时,即可以打开驱动装置6驱动驱动器13运动,检测驱动器13中的齿轮箱的运行情况,也可以对驱动器13通电,使驱动器13成为主动部件运行查看运行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武汉军械士官学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386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电控发动机电路模拟平台
- 下一篇:机械原理多变创意组合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