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对焦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2789.8 | 申请日: | 2014-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1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黄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航研精密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3/36 | 分类号: | G03B13/36;G02B7/09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鑫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王志强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南庄镇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对焦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摄影设备技术领域,涉及聚焦装置,尤其涉及自动对焦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自动对焦装置通常是通过霍尔元件感应镜头载体的移动位置和位移量,霍尔元件感应到的讯号通过回路反馈给控制电路,从而调整镜头载体的位置,以达到实现自动对焦的功能。每一个这种自动对焦装置的霍尔值与镜头载体的位置的对应关系往往都不同,所以每一个自动对焦装置出厂时都要做位置调试数据,并把该调试数据记录在芯片内,位置调试过程一般比较繁琐,调试时间较长,从而导致生产效率较低。为此很有必要设计一种出厂时不需做位置调试数据的自动对焦装置,以提高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出厂时不需做位置调试数据的自动对焦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对焦装置,包括支撑座、镜头载体、驱动磁铁、驱动线圈、制动磁铁、制动线圈和外壳;
所述支撑座的一面设有一可容纳所述镜头载体的镜头载体凹槽,所述镜头载体可沿着该镜头载体凹槽的深度方向移动,彼此相对应的所述镜头载体凹槽的侧面分别设有可容纳所述驱动线圈的驱动线圈凹槽和可容纳所述制动线圈的制动线圈凹槽,所述驱动线圈固定在所述驱动线圈凹槽内,所述制动线圈固定在所述制动线圈凹槽内,所述镜头载体凹槽的底部设有一个支撑座通孔;
所述镜头载体上设有一镜头载体通孔,该镜头载体通孔内套装有一个镜头,彼此相对应的所述镜头载体的侧面分别设有可容纳所述驱动磁铁的驱动磁铁凹槽和可容纳所述制动磁铁的制动磁铁凹槽,所述驱动磁铁固定在所述驱动磁铁凹槽内,所述制动磁铁固定在所述制动磁铁凹槽内;
所述镜头载体装在所述镜头载体凹槽内,此时,所述支撑座通孔的位置与所述镜头载体通孔的位置相应,所述驱动线圈的位置与所述驱动磁铁的位置相应,所述制动线圈的位置与所述制动磁铁的位置相应;
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外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的一面设有一开口,所述外壳上与该开口相对应的一侧设有一外壳通孔,所述支撑座从所述开口装进所述外壳内,此时,设有所述支撑座通孔的所述支撑座的侧面的位置与所述开口的位置相应,所述镜头的一端从此外壳通孔中伸出。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载体通孔的壁面设有螺纹,所述镜头的外表面也设有螺纹,所述镜头通过螺纹配合固定在所述镜头载体上。
进一步的,远离所述镜头载体所述驱动线圈的一侧设有一导磁铁片,远离所述镜头载体所述制动线圈的一侧也设有一导磁铁片。
进一步的,所述镜头载体上所述驱动磁铁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镜头载体“V”形槽和镜头载体钝角槽,所述支撑座上所述驱动线圈凹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支撑座“V”形槽和支撑座钝角槽;
当所述镜头载体装进所述镜头载体凹槽时,所述镜头载体“V”形槽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座钝角槽的位置相应,所述镜头载体“V”形槽与所述支撑座钝角槽之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内装有若干个滚珠;所述镜头载体钝角槽的位置与所述支撑座“V”形槽的位置相对应,所述镜头载体钝角槽与所述支撑座“V”形槽之间形成一空间,该空间内装有若干个滚珠。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对焦装置,通过驱动线圈和驱动磁铁之间产生的驱动力来驱动镜头载体,镜头载体运动时,制动线圈和制动磁铁感应镜头载体的移动位置和移动量,当镜头载体运动到设定的位置时,控制电路控制驱动线圈和制动线圈,使镜头载体受驱动线圈的电磁驱动力与受制动线圈的电磁制动力保持平衡,此时镜头载体位置固定,从而实现稳定对焦的功能。此自动对焦装置使用制动线圈和制动磁铁感应镜头载体的移动位置和移动量,不像现有技术那样用霍尔元件来感应镜头载体的移动位置和移动量,因此出厂前不需要做位置调试数据,进而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支撑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支撑座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镜头载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镜头载体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自动对焦装置的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航研精密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佛山航研精密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2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捕捉假人脚部位置的补光装置
- 下一篇:透明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