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术打结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2460.1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28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包敏伟;姜格宁;费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竺路玲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术 打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涉及一种手术打结器。
背景技术
打结是外科手术中十分重要的技术,术中止血和缝合都离不开结扎,可以说,打结贯穿外科手术操作的全过程。结扎是否牢固可靠,与打结的方法、辅助器械、熟练程度息息相关,打结的速度和质量不仅与手术时间的长短有关,而且会影响整个手术质量和病人的术后康复。
传统的外科手术深部手术缝合线的打结方法基本分为两种:手法打结和持钳打结。手法打结因视野小、位置深、手指无法进入到需要结扎的位置。持钳打结虽然能够进入到需要结扎的部位,但又容易使线结滑脱,从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349992 Y)公开了一种医用手术打结器,该医用手术打结器由杆体,手柄,打结头,以及弧形凹槽所组成;杆体前端为打结头,打结头前端具有弧形凹槽,杆体的后端为手柄,打结头为光滑的半球体,弧形凹槽内壁为光滑面。
在使用上述的医用手术打结器打结时,操作者先对缝合线打线结,之后双手各执缝合线的一端并提起,由助手手持医用手术打结器,用打结头前端的弧形凹槽卡住线结,沿向结扎部位滑动,直至缝合线系紧为止。具有结构简单、打结方便的优点。
但是,上述医用手术打结器的推结角度和方向受到限制,缝合线容易滑脱,并且此种结构的打结头容易在推结过程中意外损伤周围组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医用手术打结器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高效的手术打结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术打结器,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杆体,设置在杆体近端的手柄,以及设置在杆体远端的螺旋状打结头。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螺旋状打结头的后部侧壁设有定位凹槽。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螺旋状打结头的螺旋直径为4毫米。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杆体为具有钝角结构的折弯件。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钝角结构的角度范围为150度至170度。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手柄的圆周面具有防滑纹。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手柄、杆体、以及螺旋状打结头为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手柄与杆体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通过在打结头的前端设置螺旋状打结头,使得在推结过程中不会意外损伤周围组织,安全系数高。并且,在该螺旋状打结头的后部下侧壁设置定位缝合线的定位凹槽,从而保证在推结过程中缝合线不脱落,具有较高的可操控性。
另外,由于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中,杆体为具有钝角结构的折弯件,在打结过程中不会造成对推结角度和推结方向的限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手术打结器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图1中螺旋状打结头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作具体阐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术打结器。包括:杆体1,设置在杆体1近端的手柄2,设置在杆体1远端的螺旋状打结头3。
具体的,螺旋状打结头3自杆体1的远端螺旋上升一圈。在本实施例中,螺旋状打结头3的螺旋直径为4毫米,并且,该螺旋状打结头3的螺距大于缝合线的线宽。
如图1所示,为了在打结过程中不受操作角度的影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杆体1为具有钝角结构的折弯件。并且,该钝角结构的角度范围为150度至170度。
为了防止手术操作者因手汗或其他原因导致在打结过程中手柄2滑动,在本实施例中,手柄2的圆周面具有防滑纹。该防滑纹可以是竖条纹、斜条纹、或网格纹等中的任意一种。
如图2所示,该螺旋状打结头3的后部侧壁设有用于定位缝合线的定位凹槽31,在推结过程中,缝合线能够始终沿该定位凹槽31滑动,从而有效防止缝合线的滑脱现象,以方便操作者掌控推结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24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脊柱终板处理磨头及脊柱终板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低切迹可固定式弧形神经拉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