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有效
申请号: | 201420800235.4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罗世东;林文泉;赵志军;杨光;蔡泽;崔阳华;仝强;吴成亮;闫蕾蕾;程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黄行军 |
地址: | 43006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交通 工程 桥梁 支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支座及装置,具体地指一种用于桥梁梁体与桥墩之间连接的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
背景技术
支座作为桥梁承上启下的关键部件,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的反力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的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目前我国铁路采用的支座多为盆式橡胶支座及球型钢支座,转角通常为±0.02rad,大角度的调坡需通过加楔形块等实现。
盆式橡胶支座的转动通过橡胶垫的压缩变形实现,转角通常不大于±0.02rad,不能满足大角度转动的需求,大角度的调坡需通过在支座上端加楔形块等实现,但实际施工难度大,操作过程很难控制,并且由于施工过程存在误差,很难保证楔形块下端面与支座上表面呈面接触,而往往变成线接触,使梁体部分脱空,造成支座上表面受力不均匀,降低支座的使用寿命。
球形钢支座是在盆式橡胶支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桥梁支座,可实现大角度转动的需求,其特点是水平转角大,高承载力,耐磨耗,但在支座大角度转动调坡时存在失稳可能。
另外,磁悬浮列车等高速交通的有轨列车,对线路的线形有非常高的精度要求,在轨道结构自重及荷载的作用下,后期产生基础不均匀沉降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在两相邻的桥墩之间不均匀沉降引起的上部轨道梁线形的错位和突变,对于像磁悬浮列车这类高速轨道交通系统来说是绝对不允许的。因此,当发生超过列车轨道允许的变位后,就需要对轨道梁进行调整。目前轨道梁支座在水平向的调节通过加楔形块及退楔等方式来实现,实际施工难度大,操作过程很难控制。
例如,上海磁浮支座横向位移的调节是通过在横向两侧取出、插 入塞铁,并推动螺柱底座在底板上滑动的方式实现横向调节,结构较复杂,因为有楔形板,塞铁等,水平受力也较复杂;并且只可实现单个方向(横向)调节,不能够真正意义上的实现水平各向调节。
因而如何结合磁悬浮支座的要求,设计满足水平向变位调节要求、安全可靠的支座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满足大角度调坡要求和水平向变位调节要求并适用于磁悬浮轨道交通的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它包括用于与桥梁梁体连接的上支座板、用于与桥墩连接的下支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支座板和上支座板之间设置球冠,所述球冠顶面与所述上支座板底面为球面配合,所述球冠底面与所述下支座板顶面为平面配合;所述下支座板顶面四周均固定设有限位挡板,所述限位挡板的内侧设置在所述上支座板的四周,所述限位挡板与所述上支座板之间设有间隙;所述上支座板的四个角位置嵌入有可拆卸的轴套,所述轴套沿轴向设有第一螺栓孔,所述轴套通过设置在第一螺栓孔内的螺栓与梁体连接。
所述轴套通过设置在其上部的挡板和挡板螺栓固定在所述上支座板内部,所述轴套开设有定位孔,所述挡板开设有多个第二螺栓孔,其中的一个挡板螺栓穿过第二螺栓孔进入都定位孔中,其余挡板螺栓穿过剩余第二螺栓孔进入到上支座板中。
所述轴套的圆周面沿竖向设有限位柱,所述定位孔即设置在所述限位柱上。
所述轴套的底部还设有用于后续拆卸轴套的第三螺纹孔。
所述球冠顶面与所述上支座板底面之间设置有球面耐磨板;所述球冠底面与所述下支座板顶面之间设置有平面耐磨板。
所述上支座板与所述下支座板之间还设置有防尘围板。
所述上支座板顶面通过第一锚栓组件与桥梁梁体固定连接,所述下 支座板底面通过第二锚栓组件与桥墩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通过球冠与上支座板之间发生转动,球冠在下支座板上滑移,以满足大角度调坡需求,通过限位挡板以限制在支座大角度转动调坡时上支座板和球冠的位移,保证结构稳定和安全;在上支座板上嵌有可更换轴套,后期通过更换偏心轴套,可满足水平向调节需求。
本实用新型的磁浮交通工程桥梁钢支座,整体结构小、质量轻、性价比高,可满足大角度调坡需求,并保持结构稳定和安全,还可以实现水平向调节,有效满足了梁体变位调节需求,以有效提高支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套的布置示意图;
图3为轴套安装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后续更换的偏心轴套示意图;
图6为挡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武汉鑫拓力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8002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