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开蚌取珠刀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8744.8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05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06 |
发明(设计)人: | 安灵;于兆勤;林淡填;梁子楚;曾昭恒;李文峰;间开广;李铮;蔡静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林丽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蚌取珠 刀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刀具,具体涉及一种开蚌取珠刀具。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珍珠养殖业普遍采用手工方式来开蚌取珠,工人在取珠时,用普通刀具切开蚌壳,然后再徒手把珍珠取出,工作效率低,劳务支出大,工作现场脏乱,珍珠质量容易受到破坏,而且使用普通刀具,无法与开蚌取珠装置很好的配合,以实现对珍珠蚌的开蚌、进刀、刮肉、取珠的一系列连贯的自动化操作,使得装置无法真正实现自动化的开蚌取珠操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蚌取珠刀具,本实用新型与开蚌取珠装置配合使用可实现开蚌、取珠的自动化操作,解决现有普通刀具无法与开蚌取珠装置配合实现 自动开蚌取珠的问题。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开蚌取珠刀具,包括有取珠刀片安装架、取珠刀片、扭力弹簧、弹簧安装杆,其中取珠刀片安装在取珠刀片安装架上,扭力弹簧的回转中心套装在弹簧安装杆上,弹簧安装杆的两端支承在取珠刀片安装架上,且位于取珠刀片的刀背后侧,扭力弹簧两侧的卡脚卡装在取珠刀片安装架上,取珠刀片在切入珍珠蚌中后,扭力弹簧的卡脚在受到蚌壳的触碰后,呈撑开状态进而把蚌壳撑开,卡脚的端部在撑开的同时插入蚌肉中。
作为优选方案,扭力弹簧的尾部呈尖锐针状,使得扭力弹簧的卡脚端部更容易插入蚌肉中,得到更好的取珠效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取珠刀片在进行开蚌取珠作业时,取珠刀片的刀口位置与珍珠蚌前闭壳肌的端部缝隙位置相对,以方便取珠刀片可以对缝隙进行切割,进一步的,所述取珠刀片安装架安装在开蚌取珠装置的支架上,两者的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开蚌取珠装置的自动化操作。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取珠刀片安装架的两端设有安装孔,取珠刀片安装架通过安装孔及其连接件安装在自动开蚌取珠装置的支架上,取珠刀片和扭力弹簧与取珠刀片的活动安装,可以方便扭力弹簧及取珠刀片在磨损后得到更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取珠刀片安装架,并将取珠刀片安装在取珠刀片安装架上,扭力弹簧的回转中心套装在弹簧安装杆上,弹簧安装杆的两端支承在取珠刀片安装架上,且位于取珠刀片的刀背后侧,扭力弹簧两侧的支撑脚卡装在取珠刀片安装架上,使得取珠刀片与扭力弹簧连为一体,取珠刀片起到对珍珠蚌闭合缝隙的切开作用,扭力弹簧起到撑开珍珠蚌上、下蚌壳,同时弹簧卡脚端部插入肉珠混合物中,实现对肉珠混合物的牵扯带出,弹簧安装杆及取珠刀片与取珠刀片安装架的活动连接,可以使得刀具在使用过程中发生取珠刀片及扭力弹簧的磨损时,可以方便的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扭力弹簧闭合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扭力弹簧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的可应用在开蚌取珠装置中的开蚌取珠刀具,如图1所示,刀具包括有刀片安装架4、取珠刀片1、扭力弹簧2、弹簧安装杆3,其中取珠刀片1安装在取珠刀片安装架4上,扭力弹簧2的回转中心套装在弹簧安装杆3上,弹簧安装杆3的两端支承在取珠刀片安装架4上,且位于取珠刀片1的刀背后侧,扭力弹簧3两侧的支撑脚卡装在取珠刀片安装架4上;作业时,取珠刀片1的刀口位置与珍珠蚌的前闭壳肌的端部缝隙位置相对,当取珠刀片1切开珍珠蚌的闭合缝隙,并将取珠刀片1切入珍珠蚌中时,取珠刀片1带动整个刀具进入珍珠蚌中,此时,扭力弹簧2的卡脚在珍珠蚌壳的触碰下,如图2所示,由闭合状态转变为张开状态,此时,扭力弹簧2的尖锐针状卡脚端部在张开瞬间插入珍珠蚌肉中,在刀具退出蚌壳时,扭力弹簧2的卡脚端部紧紧牵扯住珍珠蚌肉,并将肉珠混合物带出,从而完成对珍珠蚌的开蚌取珠功能。
为充分发挥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刀具最佳的工作状态是安装在开蚌取珠装置中,与装置的其他部件如定位装置、夹具组件、辅助档板组件等安装在机架中并配合使用,在控制系统的操控下,实现装置的夹紧、定位、开蚌、进刀、刮肉、取珠等全过程的自动化操作,从而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珍珠采集质量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874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对虾循环水养殖系统
- 下一篇:活动式蜜蜂蜂箱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