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的施工放线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4974.7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3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牛坡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49/20 | 分类号: | B65H49/2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4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成品 预应力 钢绞线束 施工 放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涉及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尤其是一种用于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的施工放线盘。
背景技术
在建筑物及道路桥梁建筑施工中,需要将多根预应力钢绞线理顺成束(又名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穿入已制备好的预应力孔道即波纹管孔道中。
通常将成盘的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放置在放线盘上,然后慢慢放线并穿入波纹管孔道内。
经检索,发现一篇与本专利内容相关的专利文献,公开号为CN202245515U的中国专利,该专利公开一种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放线盘,包括中间卷筒和底盘,中间卷筒上端设有挡架,挡架为可拆卸结构,包括挡架本体和与挡架本体插接的挡棒,挡棒上设置压线板。
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无法克服当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在不断送线过程中,由于其缠绕力逐步降低,导致置于卷筒上的钢绞线束容易疏松、松散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止钢绞线束松散的用于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的施工放线盘。
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用于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的施工放线盘,包括矩形结构的基座组件和旋盘组件,该旋盘组件同轴旋转安装在基座上,所述旋盘组件外缘的基座组件四边角均固装竖直设置的挡柱。
而且,所述基座为框架结构,由四根U型槽钢焊接而成,该基座的对角之间交叉焊接四根加强筋,该基座的几何中心位置安装有带动旋盘组件转动的转轴。
而且,所述旋盘组件包括卷筒以及线盘,该线盘上同轴固装竖直设置的卷筒;
所述线盘的结构为:线盘由环形钢带与径向筋构成,所述径向筋为围绕转轴圆周径向均匀分布的六根,该径向筋外端部环绕有环形钢带。
所述卷筒的结构为:该卷筒同样为框架式结构,通过六根金属杆焊接而成,该六根金属杆的下端部对应焊接在径向筋上,该卷筒上部焊接环形加强筋,该卷筒的顶部为锥台型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放线盘的挡柱防止成盘的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松散、缠绕,保证了放线的顺畅。
2、本放线盘的基座和卷筒均为框架式结构,重量轻,卷筒旋转自如,不易卡盘。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放线灵活,避免钢绞线束容易疏松、松散的问题保证了放线过程的顺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一种用于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的施工放线盘,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矩形结构的基座组件2和旋盘组件1,该旋盘组件同轴旋转安装在基座上。
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点在于:
所述旋盘组件外缘的基座组件四边角均固装竖直设置的挡柱6。该挡柱可防止成盘的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松散、缠绕,保证了放线的顺畅。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为框架结构,由四根U型槽钢7焊接而成,该基座的对角之间交叉焊接四根加强筋9,该基座的几何中心位置安装有带动旋盘组件转动的转轴8。
所述旋盘组件包括卷筒4以及线盘,该线盘上固装竖直设置的卷筒。
所述线盘的结构为:线盘由环形钢带5与径向筋10构成,所述径向筋为围绕转轴圆周径向均匀分布的六根,该径向筋外端部环绕有环形钢带,该线盘的结构设计轻巧、旋转自如,不易卡盘。
所述卷筒的结构为:该卷筒同样为框架式结构,通过六根金属杆焊接而成,该六根金属杆的下端部对应焊接在径向筋上;为了防止卷筒变形,该卷筒上部焊接环形加强筋3,该卷筒的顶部为锥台型结构,该锥台型结构具有导向作用因而便于安装成盘的成品预应力钢绞线束。
需要强调的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因此本实用新型包括并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实施例,凡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天津鑫坤泰预应力专业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4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