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空压机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4252.1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4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曹林国;冉海平;石德勋;刘全国;吴小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F04B39/12;F04B4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刘兴顺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压机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压缩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压机缓冲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压机缓冲器包括罐体,该罐体的底部接有排污管,并在罐体上接有与内腔相通的进气管和排气管,其中进气管竖直设置,排气管水平设置,这两根管道的管口与罐体上的安装孔焊接固定。
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发现直接通过进气管的出气口进入罐体内,再通过排气管的进气口排到罐体外面,这样就会给设备带来很大的冲击,同时产生很大的振动和噪音,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冲击、振动和噪音都比较小的空压机缓冲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压机缓冲器,包括罐体(1)、进气管(2)和出气管(3),其中罐体(1)的底部接有排污管(4),该罐体上焊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所述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且出气管(3)水平设置,进气管(2)竖直设置,该进气管与罐体(1)上的安装孔焊接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气管(3)的进气端伸入罐体(1)内部,该进气端的端口由密封板(5)密封,并在出气管(3)的伸入部密布有进气小孔(3a),这些进气小孔横截面的面积总和≥出气管(3)横截面积的1.5倍。
采用以上结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出进气管(2)的出气口向罐体内注入气体,并通过进气小孔(3a)向罐体外排气,出气管(3)的进气小孔横截面面积总和≥出气管(3)横截面积的1.5倍,这样就能保证在出气管(3)的进气端进行缓冲,从而改善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并同时减小振动和噪音,从而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所述封板(5)与进气管(2)焊接固定,而所述出气小孔(2a)为圆孔或条形孔,且所有出气小孔(2a)横截面的面积总和是进气管(2)横截面积的3倍,这样就能进一步改善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密封板(5)与出气管(3)焊接固定,而所述进气小孔(3a)为为圆孔或条形孔,且所有进气小孔(3a)横截面的面积总和是出气管(3)横截面积的3倍,这样就能更进一步改善本实用新型的缓冲效果。
为了便于固定本实用新型,所述罐体(1)底部的左、右端部均固设有地脚螺栓(6),所述排污管(4)位于两个地脚螺栓(6)之间。
为了加强焊接强度,特在所述出气管(3)与罐体(1)的焊接处设有焊接加强板(7)。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出气管上设置进气小孔能够在出气端进行缓冲,从而改善本实用新型的减震效果,并同时减小振动和噪音,从而很好地克服了传统结构的缺陷,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实施,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空压机缓冲器,主要由罐体1、进气管2、出气管3、排污管4、密封板5和地脚螺栓6构成。其中,罐体1为密闭的不锈钢钢罐,该罐体1的底部接有一根与其内腔相通的排污管4,且罐体1底部的左端部和右端部均固设有地脚螺栓6,所述排污管4位于两个地脚螺栓6之间。
在罐体1上焊接有与其内腔相通的进气管2和出气管3,且进气管2竖直设置,出气管3水平设置,这两根管道均为不锈钢管道。并且,进气管2的出气端焊接在罐体1上的安装孔中,出气管3与与罐体1的焊接处设有一块焊接加强板7。
如图1所示,所述出气管3的进气端伸入罐体1内部,该进气端的端口由密封板5密封,并在出气管3的伸入部密布有进气小孔3a,这些进气小孔3a沿出气管3的周向均布,并沿出气管3的轴向等距设置,且所有进气小孔3a横截面的面积总和≥出气管3横截面积的1.5倍。作为优选,所述进气小孔3a为为圆孔或条形孔,且所有进气小孔3a横截面的面积总和优选为出气管3横截面积的3倍,这样设计是兼顾缓冲效果和制造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42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