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撕成直线的复合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816.X | 申请日: | 2014-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84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兴丹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32;B32B33/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官***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撕成 直线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撕成直线的复合膜。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很多包装都采用塑料膜包装,其干净卫生,使用方便。最具有新型功能的当属于PE自封袋,其撕开包装后为一条直线,包装内的内封条可以反复开关。这样气密性就很好,保证了食物的安全、卫生。但是其结构如果失去了内封条后,无法将塑料膜撕成一条直线。其与PE自封袋等产品或是传统“一字撕”膜相比,其不需要增加功能组件,同时密闭性良好结合为一身,克服了以往产品需要组件或无密闭性的问题。对于方便面中的复合膜结构,可以撕成一条直线,但是,在袋子变大后就还是会出现跑偏的情况,而文件中所述的复合膜其能适应更大的袋子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撕成直线的复合膜,复合膜自身可制成袋子,也可与其他膜复合制成具有更多功能的袋子。撕开袋子袋口必然是一条完整的直线,同时具有良好的密闭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撕成直线的复合膜,由塑料薄膜a和塑料薄膜b组成,塑料薄膜a上有一条多个切口与间隔均匀排列组成的直线,切口为一条有一定距离长度的直线,切口与切口之间没有被切开的部分为间隔,切口长度大于间隔的长度。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上有切口的直线为多条时,直线与直线间为平行排列。
进一步的,多张塑料薄膜a合成一张复合膜a时,为可独立使用的复合膜。
进一步的,复合膜a上有切口的直线之间为平行排列,即每一张塑料薄膜a上的有切口的直线为错位平行排列分布。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b为一张完整的塑料膜,与塑料薄膜a粘合为复合膜c,在复合膜c的边缘有边缘切口,用于撕开复合膜c和到达直线切口所在位置。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与塑料薄膜b组成的复合膜c,在边缘切口为一条连续排列的切口时,用于撕开复合膜c和便于到达直线切口的位置。
进一步的,一条连续排列的边缘切口与复合膜c上的有切口的直线之间存在一定角度关系,长度根据需要设定。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上的直线切口为一条完整的切口,中间无任何的间隔,为一条至平行的多条。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上的切孔为水滴滴落时侧面的形状,并以尖的一端对着宽的圆弧一端,连续排列形成一条直线。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单独作为基材,与其他复合膜粘合,组成新的复合膜。
进一步的,多张塑料薄膜a粘合后,形成独立使用的复合膜a,俯视时复合膜a上每一张塑料薄膜a上有切口、切孔的直线之间保持平行,制成包装袋后,袋子边缘设有边缘切口。
进一步的,复合膜a单独作为基材,与其他薄膜、铝膜、纸张粘合,组成新的复合膜、袋。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b与其他材质薄膜、铝膜、纸张可预先组成复合膜b。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上连续排列的线条为直线、弧线、斜线、曲线。
进一步的,边缘切口为一条连续排列的切口时,为连续排列的锯齿形状、半圆式样的波浪形状。
进一步的,复合膜a、复合膜c作为具有新功能薄膜,主要用途为制成各类包装袋。
进一步的,所述的直线可以理解为虚线,虚线代表切口,虚线与虚线之间的部分为间隔。
进一步的,有切口的直线连接于整个塑料薄膜a范围。
进一步的,有切口的直线分为横行排列和竖向排列两种方式。
进一步的,根据需要有切口的直线为斜向排列。
进一步的,切口是一条直线,并且是将薄膜整个切穿、贯通。
进一步的,间隔为没有切口的部分,是塑料薄膜a上完整的一部分。
进一步的,切口和间隔均匀且有规律的依次排列分布的。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上的切口与间隔之间是交替排列形成的一条直线,且有固定的距离。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直线的间隔仅为连接所用,长度为0.2-3mm之间。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a为一张有切口直线的塑料薄膜,也可为多张有切口直线的塑料薄膜a组成的复合膜a。
进一步的,塑料薄膜b为一张塑料薄膜b,也可为塑料薄膜、铝膜、纸张组成的复合膜b。
进一步的,多张塑料薄膜a组成的复合膜a,每一张膜上的直线为一条或者多条平行。
进一步的,多张塑料薄膜a组成的复合膜a为多张合一粘合制成的。
进一步的,复合膜a中每一张塑料薄膜a的有切口的直线均为平行排列。
进一步的,多张塑料薄膜a上的多条直线,平行分布的位置和间距根据需要自行设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兴丹;,未经刘兴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81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工位CCD自动对位贴合机
- 下一篇:一种新型光感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