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预警功能的电气接插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733.0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1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高义忠;陈少锋;邓鸿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启文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7;G01R19/165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徐勋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中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警 功能 电气 插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接插件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带预警功能的电气接插件。
背景技术
各种电气接插件(如公插头、母插座、电缆线、拖线板等等)是各种用电设备连接电源的重要物件之一,用电设备在长期的运行过程中,容易发生由于过热导致的元件加速老化从而使其功能丧失,甚至会引发火灾事故。
目前,为了保护用电设备,避免用电设备出现过载电流,通常是在插头或插座上加设保护装置,然而,现有技术中应用在插头或插座上的保护装置结构复杂、体积大,并且出现过载电流后,电路被直接切断,导致用电设备被突然断电,从而容易对用电设备造成损坏。因此,如何能够便捷地监测用电设备,实现预警,以提醒使用者进行合理操作来应对突发情况,是我们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带预警功能的电气接插件,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电气接插件不具有预警功能导致用电设备突然断电从而造成用电设备损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带预警功能的电气接插件,包括有插接件主体以及预警模块;该插接件主体上设置有火线和零线;该预警模块设置于接插件主体内,预警模块包括有电路板、报警器以及电流互感器,该电路板上设置有信号调整电路、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比较电路以及AC-DC转换电路,前述火线穿过电流互感器而与外部负载和AC-DC转换电路电连接,该AC-DC转换电路连接报警器和信号放大电路,该电流互感器与信号调整电路电连接,该信号调整电路连接信号放大电路,信号放大电路连接信号比较电路,信号比较电路连接报警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报警器为蜂鸣器或警示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报警器包括有蜂鸣器和警示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件主体为公插头,该公插头上设置有多个插脚,前述火线和零线的端部与对应的插脚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件主体为带延长线的母插座,母插座内设置有接触端子,前述火线和零线分别与对应的接触端子电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件主体为电缆,该电缆上设置有一壳体,前述预警模块设置于壳体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缆包括有主线和分线,该壳体设置于主线和分线之间的连接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件主体为不带线的电源分接头,该插接件主体呈T型、L型或方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件主体为壁插。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件主体为拖线板,该拖线板包括有外壳以及与外壳连接的插头线,该外壳内设置有多组接触端子,多组接触端子均与插头线电性连接,前述预警模块设置于外壳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通过利用电流互感器对负载电流进行电流监控采样,配合利用信号调整电路、信号放大电路和信号比较电路对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和比较,并利用报警器发出警报,以便捷地监测用电设备,实现预警功能,可及时提醒使用者,便于使用者采取正确合理的操作来应对突发情况,从而有利于保护用电设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零部件少、体积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内部结构侧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二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四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五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五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六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之第七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之第八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插接件主体 11、火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启文,未经郑启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73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