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磨罐可拆卸的实验室用球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3673.2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8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长恒;张宁宁;彭昌彬;周游;曹文龙;丛龙斐;徐明;刘长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2C17/10 | 分类号: | B02C17/10;B02C1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磨罐 可拆卸 实验室 球磨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选矿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实验室使用的球磨机。
背景技术
球磨机广泛应用于地质、矿产、化工等领域,是一种制备超细粉体的常用设备。目前在矿物实验室使用的球磨机,球磨罐一般都是固定在机架上,卸料很难干净,罐体又不易于搬动清洗,这不仅会阻碍磨矿试验的顺利进行,还会污染后续的入磨矿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磨罐可拆卸的实验室用球磨机,该球磨机的球磨罐可以卸下进行卸料和清洗,保证卸料干净。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球磨罐可拆卸的实验室用球磨机,包括电机、下壳体、上壳体、球磨罐、转轴和机架。其中,上壳体与下壳体可扣合成圆柱体,两者可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转轴与下壳体焊接;球磨罐的大小略小于上壳体与下壳体扣合成的圆柱体的大小,球磨罐侧面一端设有带密封盖的进水口,球磨罐侧面中间部位与进水口同一方向设有提手,在上壳体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稍大于进水口直径和提手宽度的开口,球磨罐侧面另一端与进水口相反方向设有带密封盖的物料口,在下壳体对应位置设有稍大于物料口直径的开口;机架与转轴连接从而支撑整个机体,电机通过转轴带动壳体及球磨罐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球磨罐可以卸下进行排料和清洗,使卸料更加干净,既保证了磨矿试验的顺利进行,又避免了对后续的入磨矿物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面说明:1.电机 2.下壳体 3.上壳体 4.球磨罐 5.转轴 6.提手 7.进水口 8.物料口 9.机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
参照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机1、下壳体2、上壳体3、球磨罐4、转轴5和机架9。其中,上壳体3与下壳体2可扣合成圆柱体,两者可通过螺栓紧固在一起,转轴5与下壳体2焊接;球磨罐4的大小略小于上壳体3与下壳体2扣合成的圆柱体的大小,球磨罐4侧面一端设有带密封盖的进水口7,球磨罐4侧面中间部位与进水口7同一方向设有提手6,在上壳体3对应位置分别设有稍大于进水口7直径和提手6宽度的开口,球磨罐4侧面另一端与进水口7相反方向设有带密封盖的物料口8,在下壳体2对应位置设有稍大于物料口8直径的开口;机架9与转轴5连接从而支撑整个机体,电机1通过转轴5带动壳体及球磨罐4转动。
使用时,球磨罐4位于上壳体3与下壳体2扣合成的圆柱体内,且球磨罐4的提手6、进水口7、物料口8刚好卡于上壳体3及下壳体2上的对应开口中,使球磨罐4与壳体形成相对固定的状态。通过球磨罐4的物料口8加入所需质量的物料,封上物料口8的密封盖,开启电机1即可进行磨矿。磨矿完成后,关闭电机1,拧开固定上壳体3与下壳体2的螺栓,取下上壳体3,通过提手6将球磨罐4提出,打开物料口8及进水口7的密封盖,通过物料口8进行排料,并通过进水口7进行冲洗,使球磨罐4中的物料排净。当然,当连续磨同一种物料而不会污染到后续入磨物料时,可不将球磨罐4卸下而直接通过物料口8进行排料和进水口7进行冲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36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泥磨机滚筒的吸振装置
- 下一篇:带降温装置的水泥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