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明挖基坑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92939.1 | 申请日: | 2014-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70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伯奇;张立波;黄相锋;徐秀文;王守龙;安鹏飞;袁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70 北京市丰台***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排水装置,特别是一种明挖基坑排水的装置。
背景技术
各种基坑排水工作是高层建筑施工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城市地铁明挖车站底板施工中,地下水位较高,周边居民区无条件做井点降水,且井点降水需在土方开挖之前1个月进行施工,降水需持续到车站底板完全封闭,抽水周期长,不利于地下水资源保护。
常规井点降水对场地要求严格,在居民楼林立的施工场地,由于场地限制达不到全封闭布置的要求,常采取开挖集水坑抽水明排方案,这种抽水明排的方案在砂层开挖容易坍塌,造成开挖面积大,对基底原状土破坏大,影响基底地耐力;不但施工效率低,施工效果差,而且不能控制开挖面积,不能循环使用,对工程质量影响很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明挖基坑排水装置,要解决基坑排水对基地破坏大,开挖面积大的技术问题;并解决排水装置能循环使用、节约成本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明挖基坑排水装置,包括集水井、与集水井连通的排水管和设置在排水管周围的滤料,该装置放置于后一施工段靠前一施工段的一侧,所述集水井下半部是一个立方体的水箱,水箱中设有水泵,水箱正上方连接有一垂直设置的吊口,所述吊口外周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隔水钢板,所述水箱的一侧与开有若干排水孔的排水管连接,所述排水管外包裹有一层滤网。
所述排水管为φ150mm的铁管,铁管管身开有若干个1-2cm的孔洞。
所述滤料为回填卵石或砂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城市地铁明挖车站底板施工,地下水位较高,周边居民区无条件做井点降水,可在开挖至地板附近标高进行抽排水。也就是采用明排至排水装置,再抽排至指定地点。可以有效控制开挖面积在1500*1500*1500,比较常规做法可节省成本,保护地下水资源,施工方法简单、效率高,省时省工,且可重复利用。
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的管身开有若干的孔洞,外面再缠有滤网,可有效防止桩间细沙流失。排水装置布设全部在基坑内,可不占用基坑外空间,极大地节省了施工空间,由于无需进行降水井施工,可降低施工成本,使用方法简单、效率高,省时省工,且可以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施工过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1-集水井、2-水箱、3-吊口、4-水泵、5-隔水钢板、6-排水管、7-滤料、8-滤网、9-排水孔、10-前一施工段、11-后一施工段。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图1和图2所示,图1中的箭头为水流方向。这种明挖基坑排水装置,包括集水井1、与集水井连通的排水管6和设置在排水管周围的滤料7,该装置放置于后一施工段11靠前一施工段10的一侧,所述集水井下半部是一个立方体的水箱2,水箱2中设有水泵4,水箱2正上方连接有一垂直设置的吊口3,所述吊口外周的中间部位设置有一隔水钢板5,所述水箱的一侧与开有若干排水孔9的排水管6连接,所述排水管6外包裹有一层滤网8。
所述排水管6为φ150mm的铁管,铁管管身开有若干个1-2cm的孔洞。孔洞的外面再缠有滤网,可有效防止桩间细沙流失。所述滤料7为回填卵石或砂石。
本实用新型的集水井的尺寸和水泵的流量依据现场实际要求确定,要根据基坑的涌水量,计算此装置的容量以及集水井内水泵的流量,保证上一施工段水位在隔水钢板以下。根据车站施工段的划分,将前一施工段地下水导流至后一施工段的集水井内,启动集水井内的水泵,抽排集水井内水至指定地点。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步骤如下:根据车站施工段的划分,步骤1:将前一施工段地下水导流至后一施工段的集水井内;步骤2:启动集水井内的水泵,抽排集水井内水至指定地点;步骤3:在前一施工段铺设塑料布,依次施工10cm防水垫层,再做5cm厚细石混凝土做防水保护层;步骤4:绑扎底板钢筋,施工底板混凝土;步骤5:重复步骤1-4的施工,至最后一段施工段,在底板钢筋开洞处施做加强钢筋,并施做混凝土,步骤6:预留开口,吊出多余水泵;步骤7:用隔水钢板焊接封口并用高于底板一个标号的混凝土填满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土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92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