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空心管井式炉装卡专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432.0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赵颖;赵玉;李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8 | 分类号: | C21D9/08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亢志民 |
地址: | 459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空心 管井 式炉装卡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热处理工艺装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大型空心管井式炉装卡专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采用井式炉生产大型空心管时,一般采用吊杆从工件内孔穿入,底部用托盘进行支撑的方式将工件悬挂于炉内,但因吊杆与工件内孔之间无支撑,起吊后无法保证工件垂直,部分部位会斜靠在吊杆上,导致热处理后工件变形严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件在热处理时易变形的缺点提供一种通过设置圆钢来支撑工件使工件在热处理时实现垂直吊挂进而不易变形的大型空心管井式炉装卡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型空心管井式炉装卡专用装置,包括托盘及吊杆,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与吊杆尺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吊杆从托盘的中心孔内穿入,所述吊杆上垂直焊接有两组支撑钢棒,每组支撑钢棒至少含有两个直径为50毫米的支撑钢棒;大型空心管套接在所述吊杆外部,所述大型空心管与所述托盘垂直,每个所述支撑钢棒的末端均与大型空心管的内表面相接触,两组所述支撑钢棒关于大型空心管的中心对称,两组支撑钢棒分别设置在大型空心管两端,每组支撑钢棒距离大型空心管端部的最小距离相等。
每组支撑钢棒距离大型空心管端部的最小距离均为大型空心管长度的三分之一。
两组支撑钢棒均含有三个支撑圆棒,每一组中的三根支撑圆棒两两之间分别间隔120度。
每个所述支撑钢棒的长度均为所述吊杆外表面到所述大型空心管内表面的最小垂直距离,
每组支撑钢棒中的每一个支撑圆棒的中心均落在吊杆的同一纵切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产生的积极效果如下:通过在吊杆距工件上下端各1/3处各焊接三个直径为50mm的支撑钢棒,对工件进行支撑,使工件在热处理过程中能够实现垂直吊挂,减少热处理变形,且操作简便,生产成本低,并可提高淬火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型空心管井式炉装卡专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注为:1、托盘;2、空心管;3、吊杆;4、支撑钢棒;5、吊帽。
具体实施方式
大型空心管井式炉装卡专用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托盘1、吊杆3及吊帽5,所述托盘上设置有与吊杆尺寸配合的中心孔,所述吊杆从托盘的中心孔内穿入,所述吊杆上垂直焊接有两组支撑钢棒4,每组支撑钢棒含有三个直径为50毫米的支撑钢棒,每一组中的三根支撑圆棒两两之间分别间隔120度;大型空心管套接在所述吊杆外部,所述大型空心管与所述托盘垂直,每个所述支撑钢棒的末端均与大型空心管的内表面相接触,两组所述支撑钢棒关于大型空心管的中心对称,两组支撑钢棒分别设置在大型空心管两端,每组支撑钢棒距离大型空心管端部的最小距离相等。
每组支撑钢棒距离大型空心管端部的最小距离均为大型空心管长度的三分之一。
每个所述支撑钢棒的长度均为所述吊杆外表面到所述大型空心管内表面的最小垂直距离。
每组支撑钢棒中的每一个支撑圆棒的中心均落在吊杆的同一纵切面内。
工件大型空心管装卡前,先将吊杆从托盘的中心孔内穿入,再根据大型空心管内孔尺寸与吊杆直径,计算出以吊杆为中心实现工件垂直装卡时大型空心管内表面与吊杆外表面之间的最短距离,按此长度锯切六个直径为50mm的圆钢钢棒,每三个为一组,按分别间隔120度焊在距工件上下端各1/3处的吊杆上,再将吊杆从大型空心管内孔穿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4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处理非铁矿石的装置
- 下一篇:基于电力载波通信的淬火炉上料机监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