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平板叶片风力发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9068.8 | 申请日: | 2014-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37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志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3/04 | 分类号: | F03D3/04;F03D3/06;F03D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500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板 叶片 风力 发电 装置 | ||
技术领域
一种平板叶片风力发电装置,属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平板叶片风力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风力发电装置采用螺旋桨叶,占用空间大且效率不高;现有的轴向翼型叶片转动发电装置效率也不够高。且上述两者都不方便自动寻找风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风力发电技术的上述不足,发明一种效率更高的且能自动寻找风向的平板叶片风力发电装置。
一种平板叶片风力发电装置,包括导流盒、支柱、左转叶器、右转叶器、左发电机和右发电机。导流盒包括由底板、顶板、左侧板与右侧板围成的一个左右对称的中空异形盒和固定安装在盒头且伸出盒头下方的导流盒转轴,导流盒的底板和顶板水平布置,左侧板和右侧板竖直布置,导流盒的盒头浑圆,盒尾尖细。支柱的上端通过推力轴承和普通滚动轴承与导流盒转轴相连,支柱下端为支柱底座,本发明装置通过支柱底座牢固安装在地面。导流盒能绕支柱转动。导流盒转轴和支柱的中心都有竖向孔,左发电机和右发电机输出电缆从这些孔中通过,支柱与导流盒转轴的连接处装有限位装置使导流盒绕支柱转动角度不超过360°以防止电缆缠住。左转叶器和右转叶器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对称安装在导流盒的左右两侧的底板上的弧形缺口处。左发电机靠左固定安装在导流盒的底板下方,其输入轴与左转叶器的主轴相连;右发电机靠右固定安装在导流盒的底板下方,其输入轴与右转叶器的主轴相连。
右转叶器的结构为:右转叶器包括主轴、中心齿轮和均匀分布在中心齿轮周围的多个仅叶片的安装角度不同的结构相同的转叶。主轴竖直布置,主轴的中段通过轴承与中心齿轮相连于中心齿轮的中心孔内,主轴在中心齿轮的中心孔内能灵活转动。中心齿轮通过其端头固定安装在导流盒的底板上。每个转叶都包括臂轴、叶轴、近心齿轮、臂轴套管、远心齿轮、叶齿轮和叶片。叶片为矩形刚性平板。叶轴与臂轴垂直固连于叶轴的下端,叶轴竖直布置,臂轴水平布置。叶轴的上端通过轴承与叶齿轮相连,叶齿轮能绕叶轴转动。叶齿轮的端头与叶片固连于叶片的下边的正中处。叶轴与叶片在同一竖直平面内。臂轴套管通过轴承套装在臂轴周围,臂轴能在臂轴套管内灵活转动。近心齿轮和远心齿轮分别固连于臂轴套管的两端。远心齿轮与叶齿轮啮合。主轴的上端与所有转叶的臂轴垂直固连。所有转叶的近心齿轮都与中心齿轮啮合。中心齿轮与叶齿轮的传动比为2∶1。右转叶器的转叶的个数为三、四、五、六、七或八。当右转叶器的转叶为八个时,中心齿轮与近心齿轮的传动比为1∶3,远心齿轮与叶齿轮的传动比为6∶1。中心齿轮、近心齿轮、远心齿轮和叶齿轮均采用锥齿轮。组装右转叶器时,确保其任一转叶的臂轴处于其主轴正右方横向位置时该转叶的叶片与该臂轴处于同一横向竖直平面内,此时该转叶的叶片与该臂轴的夹角为0°。
左转叶器的转叶的个数与右转叶器的转叶的个数相同。组装左转叶器时,确保其任一转叶的臂轴处于其主轴正左方横向位置时该转叶的叶片与该臂轴处于同一横向竖直平面内,此时该转叶的叶片与该臂轴的夹角为0°。
导流盒左右两侧的弧形缺口为包角稍小于180°的圆弧形缺口,左转叶器的主轴的右侧的叶片基本上被处于导流盒左侧的圆弧形缺口包住,右转叶器的主轴的左侧的叶片基本上被处于导流盒右侧的圆弧形缺口包住。
右转叶器的工作原理是:因每个转叶的臂轴处于主轴正右方横向位置时臂轴与叶片共面,且中心齿轮与叶齿轮的传动比为2∶1。由右转叶器的结构决定,风从前方吹过来,处于主轴右侧的叶片的迎风面积远远大于处于主轴左侧的叶片的迎风面积。从上往下看,在风的吹动下,右转叶器将沿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因导流盒的存在,挡住了主轴左侧的叶片,风不能直接吹到处于主轴左侧的叶片,这样右转叶器会转得更快,效率会更高。
从上往下看,即俯视该平板叶片风力发电装置,它的工作原理是:有较强风吹来时,该装置会自动调整方向,使盒头正对来流方向,在导流盒的作用下,来流在盒头前方分成左右两股分别从该发明装置的左右两侧流向盒尾方向,在盒尾的后方再汇合。左侧风驱动左转叶器逆时针转动带动左发电机转动发电,右侧风驱动右转叶器顺时针转动带动右发电机发电。
该发明装置效率较高,且能自动寻找风向并自动调整为最佳迎风方位。可广泛用于海上、高山或其它多风之地发电。发出的电通过电缆输出至电处理系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90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