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混匀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7540.4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69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15 |
发明(设计)人: | 赵忠朋;郭井泉;李立佳;李英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9/12 | 分类号: | B01F9/1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混匀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颗粒物料混匀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混匀机。
背景技术
在GB2007.2-8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制样方法》中,混合样品可采用以下方式:1)手工混合法,样品连续通过二分器三次,每次通过后将两部分样品合并;对于<1mm的小粒度样品可用手工三次转堆混合。2)机械混合法,样品破碎至<10mm后使用双锥混合器和V形混合器混合。其中手工二分器混合法和三次转堆混合法混匀效果一般,工作效率低下,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并且在堆锥的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粉尘,危害职工健康。机械混合法提到的两种混匀设备均存在电机负荷较大,形状复杂,物料容器不易清理、易混质,物料容器拆卸困难,维修不方便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混匀机,具有驱动装置负荷小,料桶拆卸简单,容易清理、工作效率高,维修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自动混匀机,包括框架、驱动装置、双层料桶、混匀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框架内,双层料桶、搅拌装置及驱动装置固定在框架上,混匀装置中的混匀拨片伸入料桶中,双层料桶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驱动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运行。
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及减速机组成。
所述双层料桶由料桶外衬及料桶组成,料桶上部通过两侧耳轴与料桶外衬连接,料桶外衬及料桶之间的环形缝隙中设支承滚轮,底部空隙中设有调节料桶高度用的螺杆螺母结构;料桶外衬通过设在底部中心的联轴器与减速机输出轴相连,料桶外衬下的脚轮置于框架上平面。
所述混匀装置由立臂一、立臂二、横梁和混匀拨片组成,立臂一和立臂二固定在料桶中心延长线上的框架两侧,横梁一侧铰接在立臂一上,另一侧通过弹簧插销与立臂二连接,混匀拨片固定在对应料桶处的横梁下方。
所述横梁下还设有透明防尘罩,安装弹簧插销一侧的横梁上方设有拉手。
所述控制装置可设定料桶旋转圈数,其控制面板上设有显示设定旋转圈数和实际旋转圈数的数字显示屏、运行状态指示灯、复位开关、电源开关、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
所述框架外侧和双层料桶下侧设有整体式防护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料桶重力作用在框架上,驱动装置只带动料桶旋转,加料过程对驱动装置无冲击,有效延长驱动装置使用寿命,保证混合的均匀性和平稳性;
2)采用双层料桶结构,加料料桶内壁光滑,容易清理;
3)装置各部分与框架均采用可拆卸连接,维修更换方便;
4)采用料桶旋转,混匀拨片静止不动的形式,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1.框架 2.电机 3.减速机 4.脚轮 5.螺杆螺母结构 6.料桶外衬 7.料桶8.立臂一 9.耳轴 10.横梁 11.透明防尘罩 12.混匀拨片 13.拉手 14.弹簧插销15.立臂二 16.整体式防护罩 17.联轴器 18.支撑滚轮 19.控制面板 20.数字显示屏 21.运行状态指示灯 22.电源开关 23.复位开关 24.启动按钮 25.停止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混匀机,包括框架1、驱动装置、双层料桶、混匀装置和控制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框架1内,双层料桶、搅拌装置及驱动装置固定在框架1上,混匀装置中的混匀拨片12伸入料桶7中,双层料桶由驱动装置带动旋转,驱动装置由控制装置控制运行。
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2及减速机3组成。
所述双层料桶由料桶外衬6及料桶7组成,料桶7上部通过两侧耳轴9与料桶外衬6连接,料桶外衬6及料桶7之间的环形缝隙中设支承滚轮18,底部空隙中设有调节料桶7高度用的螺杆螺母结构5;料桶外衬6通过设在底部中心的联轴器17与减速机3输出轴相连,料桶外衬6下的脚轮4置于框架1上平面。
所述混匀装置由立臂一8、立臂二15、横梁10和混匀拨片12组成,立臂一8和立臂二15固定在料桶7中心延长线上的框架1两侧,横梁10一侧铰接在立臂一8上,另一侧通过弹簧插销14与立臂二15连接,混匀拨片12固定在对应料桶7处的横梁10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未经鞍钢集团朝阳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7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