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烟气联合脱硫脱碳的工艺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6340.7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57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练波;牛红伟;郜时旺;许世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C01B31/20;C01B17/56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贾玉健 |
地址: | 102209 北京市昌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烟气 联合 脱硫 脱碳 工艺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脱硫及温室气体减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烟气联合脱硫脱碳的工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燃煤锅炉均要求加装烟气脱硫设施,绝大部分采用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脱硫效率能达到90%以上,SO2排放一般为50~100mg/Nm3。随着环保标准的不断提高和近期国家发改委关于“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2014-2020年)”的出台,要求我国东部地区新建燃煤机组SO2排放浓度基本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值(即在基准氧含量6%条件下,SO2排放浓度不高于35mg/Nm3),中部地区原则上也要达到或接近该限值。为达到该指标,必须采用更加高效的脱硫装置,一方面可以在现有石灰石湿法脱硫技术基础上实施增容改造,采用单塔双循环或双塔双循环的方式,一方面则是采用其它更高效的脱硫技术。
在传统污染物不断提高环保标准,污染物控制系统广泛得到应用的同时,主要温室气体CO2的减排近年来也日益得到重视。很多西方国家已经开始推动实质性的电厂脱碳工作。但是由于燃煤锅炉烟气具有气量大的特点,而其CO2的含量是SO2含量的数十倍以上,使得CO2的捕集系统投资大。由于CO2与SO2均是酸性气体,具备采用类似脱除技术的先天条件,可以实现联合脱除。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烟气 联合脱硫脱碳的工艺系统,能够在一个系统单元内实现SO2和CO2的脱除,且各自的脱除过程并非独立而是互为补充,最终实现一种完全集成化的脱硫脱碳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烟气联合脱硫脱碳的工艺系统,包括吸收塔1,所述吸收塔1内部从下向上依次分为脱硫区域1A、脱碳区域1B和尾气洗涤区域1C,所述脱硫区域1A底部依次通过脱硫脱碳溶液热交换器6和脱硫液贫富换热器7与SO2再生器2的上部连通,所述脱碳区域1B底部通过脱碳液贫富换热器8与CO2再生塔3的上部连通,所述尾气洗涤区域1C的顶部与大气连通;所述CO2再生塔3底部通过脱碳液贫富换热器8、脱硫脱碳溶液热交换器6和脱碳液冷却器9与脱碳区域1B上部连通;所述SO2再生器2的底部与CO2再生塔3的顶部连通,同时通过脱硫液贫富换热器7和脱硫液冷却器10与脱硫区域1A的上部连通,还通过CO2冷却器11与CO2分离器4上部连通,所述SO2再生器2的顶部与SO2分离器5的上部连通;所述SO2分离器5底部分别与SO2再生器2和CO2再生塔3的上部连通;所述CO2分离器4底部与SO2分离器5的上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由于吸收塔1内实现了SO2和CO2的脱除,节省了需要分别建造两个吸收塔分别进行SO2和CO2的吸收,同时利用SO2与CO2再生过程的温度差,在系统内部实现温度的梯级利用,同时利用CO2再生过程的余热作为SO2的再生热源,利用CO2再生分离后的液态水作为SO2再生后的气液分离冷源,该系统最终分别获得高纯度的SO2和CO2气体。
2)利用脱硫液与脱碳液在再生阶段的温度差(脱碳液比脱硫液再生温度高约20℃),在吸收塔1的脱硫区域1A底部出口的脱硫液首先经过脱硫脱碳溶液 热交换器6,回收部分脱碳再生液的热量后再通过脱硫液贫富换热器7,回收脱硫液自身再生后的热量,实现了温度的梯级利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6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硫喷淋塔的防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废水废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