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免焊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6081.8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9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吴敏强;廖少雄;梁煜宏;陈国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虎辉照明科技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26 | 分类号: | H01M2/26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林玉芳 |
地址: | 51017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免焊电池组。
背景技术
电池组在我们的生活中用的十分广泛,电视遥控器,电子玩具,手电筒中都有电池组的应用。电池组分为串联和并联两大类,并联的电池组要求每个电池电压相同,输出的电压等于一个电池的电压,并联电池组能提供更强的电流。串联电池组没有过多的要求,串联电池组电容量相近,可以提供较高的电压。
电池组由若干个单元电池按照制造的需求采取串联或者并联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传统单元电池的连接方法是焊接,通过高温熔化单元电池的正极或者负极的金属帽,然后在熔化状态下将该单元电池与其它单元电池连接在一起。
电池组组装时采用传统的焊接方法具有明显缺点:由于电池本身性质的关系,单元电池内部对环境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焊接时产生的高温易使单元电池内部发生变化,极大地影响电池寿命,并且极有可能降低电池的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无需焊接即可完成组装的电池组。
一种免焊电池组包括电池盖单元和电池筒单元;电池盖单元包括上盖以及设置在上盖的正极导电片和负极导电片;正极导电片与电池组正极电连接,负极导电片与电池组负极电连接;电池筒单元包括电池筒、连接导电片和单元电池;上盖安装在电池筒上方;单元电池设置在电池筒内部;单元电池的侧面和底面是负极,顶帽是正极,单元电池通过连接导电片串联或并联成电池组。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维修和更换电池方便,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高温方式组装电池组的弊端,同时能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导电片为L型;该连接导电片的一端与单元电池的顶帽相接触,另一端与相邻的单元电池的侧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组包括挡板,所述的挡板设置在电池筒内,以将其内部间隔成两个或多个单元电池收容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池组还包括凸柱和卡合柱;凸柱设置为实心的圆柱体并且固定在挡板上方;卡合柱设置为中空的圆柱体并且固定在所述的上盖;凸柱卡入卡合柱内部。这样做使电池盖单元和电池筒单元的组装能牢固。
进一步地,连接导电片上设置有两个通孔。这样做方便连接导电片的固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一个设置在上盖的固定片,电池盖单元和电池筒单元组装后,所述的固定片与连接导电片相接触。这样做使连接导电片不易离开单元电池的顶帽。
进一步地,包括一块四脚弹片,该四脚弹片与各个单元电池的侧面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的连接导电片为C型,并且与各单元电池的顶帽相接触。
进一步地,电池盖单元还包括正极弹簧和负极弹簧;正极弹簧与正极导电片连接;负极弹簧与负极导电片连接。这样做方便电池组与其他设备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电池盖的底面。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修和更换电池方便,通过将单元电池并联连接可以获得大电容量而且电压稳定的输出效果,,通过连接导电片的连接使单元电池的摆放位置更加灵活。而且避免了传统技术中采用高温方式组装电池组的弊端,同时能提高电池组的装配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免焊电池组组装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池盖单元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免焊电池组组装完成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电池筒单元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四角弹片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免焊电池组组装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免焊电池组组装完成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免焊电池组内部连接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连接导电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实用新型免焊电池组组装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免焊电池组包括电池筒单元2和盖设在电池筒单元2上方的电池盖单元1。电池盖单元1边沿通过定位销和电池筒单元2上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虎辉照明科技公司,未经广州虎辉照明科技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6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