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热交换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6035.8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937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冉建平;刘显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F24F13/2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博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1 | 代理人: | 徐国文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热交换 机组 | ||
1.一种高效热交换机组,包括箱体、盖板、换热芯、电加热器、变换器、内循环风机和外循环风机,所述换热芯为逆流式换热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变换器为具有中间抽头变压器的共振变换器,所述箱体侧壁上包括矩形出风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变换器包括输入电压U in、原边和副边都具有中间抽头的变压器T、开关元件S1、S2、S3、S4、二极管D1、D2、D3、D4、电感L和控制器,各开关元件具有反并联的寄生二极管和寄生电容;输入电压U in的正端连接所述开关元件S1、S3的集电极,输入电压U in的负端连接二极管D1、D2的阴极、开关元件S2、S4的发射极;原边绕组中间抽头上半部分绕组的异名端连接二极管D1的阳极,原边绕组中间抽头下半部分绕组的同名端连接二极管D2的阳极,原边绕组中间抽头上半部分绕组N1的同名端和原边绕组中间抽头下半部分绕组N2的异名端的连接点与输入电压U in的正端相连接;开关元件S1的发射极连接二极管D3的阳极,二极管D3的阴极连接副边绕组中间抽头上半部分绕组的同名端,副边绕组中间抽头上半部分绕组N3的异名端与副边绕组中间抽头下半部分绕组N4的同名端连接,且其连接点与电感L的一端连接,副边绕组中间抽头下半部分绕组的异名端与二极管D4的阳极连接,二极管D4的阴极连接开关元件S2的集电极;开关元件S3的发射极与开关元件S4的集电极相连接,且其连接点与电感L的另一端以及负载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开关元件为IGBT或MOSFET。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电压为蓄电池、燃料电池或光伏电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各二极管为快恢复二极管或者肖特基二极管。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开关元件S1和开关元件S2交替导通、开关元件S3和开关元件S4交替导通,通过电感L和各开关元件的杂散电容构成的共振回路,在各开关元件的端电压为0时导通各开关元件,实现零电压开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上的矩形出风口的顶端边缘开有开口向下的盖板上卡槽,所述矩形出风口的底端开有开口向上的盖板下卡槽,盖板顶端插入所述盖板上开槽内、底端插入所述盖板下卡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竖向长度小于 所述盖板上卡槽的深度与所述矩形出风口竖向宽度之和,大于所述矩形出风口的竖向宽度。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效热交换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下卡槽远离所述箱体内部一侧的侧壁的外表面为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永红航空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603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的用与空调自调节的智能电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爆破碉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