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接线柱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344.1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33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祁岚;张军;昝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一汽海马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9/00 | 分类号: | H01R9/00;H01R9/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钟日红;刘华联 |
地址: | 570216 *** | 国省代码: | 海南;6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线柱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接线柱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接线柱的应用较为广泛。接线柱可广泛应用到五金、塑胶、电子、电器、电脑、电源、电话机或者医疗器械等。接线柱实际上相当于接线端子,可以起到与其他部件实现电连接的作用。
接线柱应用到汽车上时,通过借助线束中的接线端子与接线柱相接触,来实现电动机与其它电气设备的电连接。由此,需要设置连接结构来使得接线柱与线束上的接线端子接触牢固,避免产生松动的现象。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结构通常由螺母将线束中的接线端子固定在接线柱上,在汽车运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螺母松动的现象,致使线束与接线端子接触不良。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结构存在定位不牢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接线柱的连接结构,其包括:套设在接线柱的第二端的外周壁上的锁紧部;套设在所述接线柱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并与所述锁紧部相插接的接线部。通过将锁紧部套设在接线柱的第二端的外周壁上,可以实现该锁紧部在接线柱外周壁上的固定。再通过将接线部套设在接线柱的第一端的外周壁上,并使的该接线部与锁紧部相插接,从而,可以实现该接线部在该锁紧部周向上的固定,最后,通过锁进件与接线柱进行螺纹连接,可以实现对该接线部的纵向固定。这样,就使得接线部能够在周向和纵向上牢固定位。因而,使得线束中的接线端子不会发生转动,避免该线束中的接线端子与发电机壳体相搭接,造成接线柱发生短路的现象,避免发电机产生发电不良或不发电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锁紧部上设置有多个卡槽。
较佳的,每个所述卡槽中的卡槽腔的上开口端朝向所述锁紧部的内周壁。这样,使得该锁紧部更加方便制造,降低了对该锁紧部制造的工艺要求。同时,也保证了该锁紧部的整体结构强度,避免在该锁紧部与接线部相插接的过程中,由于长期的接触磨损,对该锁紧部造成损坏的弊端。
较佳的,所述接线部包括容纳件和与所述容纳件相连接的连接件。该容纳件用来容纳线束的接线端子,该连接件套设在接线柱的第一端,实现该接线柱与该连接件之间的电连接。
较佳的,所述连接件上设置有与每个所述卡槽一一对应相插接的卡爪。通过该卡爪与卡槽相插接,可以实现该接线部在锁紧部的周向上的定位,使得该接线部在周向上不会发生转动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锁紧部的顶端设置有外凸缘。
较佳的,所述容纳件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容纳腔。该第一容纳腔用来容纳线束中的接线端子,并使得该接线端子牢固地固定在该第一容纳腔中。
较佳的,所述连接结构还包括容纳所述锁紧部和所述接线部的线束端盖。该线束端盖的设置,对该锁紧部、接线部和接线柱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由于受到外部雨水或灰尘的影响,而使得接线柱发生短路或电接触不良的现象。
较佳的,所述线束端盖包括安装筒,和与所述安装筒相连通且开口端朝下的容纳外壳。
较佳的,所述容纳外壳的内周壁上,且靠近所述容纳外壳开口端的位置,设置有与所述外凸缘相卡接的内凸缘。通过该内凸缘与前述的外凸缘相卡接,同时,使得该内凸缘的上端面与外凸缘的底端面相贴合。这样,该容纳外壳在纵向方向上不会发生上下窜动的现象,从而,使得线束中的接线端子不会发生转动,避免该线束中的接线端子与发电机壳体相搭接,造成接线柱发生短路的现象,避免发电机产生发电不良或不发电的现象。
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结构具有定位牢固、结构简单以及安装和拆卸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在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接线柱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接线柱的连接结构的内部安装示意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描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其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用于接线柱的连接结构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和本实用新型用于接线柱的连接结构的内部安装示意图。如图所示,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锁紧部1和接线部2。该连接结构可应用到汽车发电机上。具体来说,通过该连接结构的设置,能够起到固定与发电机上的接线柱相连接的线束的作用,避免因线束松动,而发生旋转,造成与发电机壳体相搭接,导致短路现象的发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一汽海马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一汽海马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3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