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眼镜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330.X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473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劫尘;郭晓娟;曲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维创科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C11/00 | 分类号: | G02C11/00;G02C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博锐专利事务所 44275 | 代理人: | 张明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兴***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眼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产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眼镜。
背景技术
智能眼镜,也称智能镜,是指像智能手机一样,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可以由用户安装软件、游戏等软件服务商提供的程序,可通过语音或动作操控完成,具有添加日程、地图导航、收发电子邮件、与好友互动、拍摄照片和视频、与朋友展开视频通话等功能,并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的这样一类眼镜的总称。
然而智能眼镜也具有以下不足:
1)一般智能眼镜的主板放在一侧的眼睛腿中,天线设计在主板周围,此时,天线距离人脑会非常近,对于智能穿戴设备来说,SAR的控制相对较难;
2)天线置于主板周围,需要主板给出净空区域实现天线辐射,并且天线设计也需要考虑避让一些金属元器件,例如:电池,马达,麦克,摄像头等;
3)由于智能眼镜的尺寸限制,置于主板周围天线的净空区域不会很大,并且天线尺寸也受限制,所以天线的工作带宽和辐射效率都不会太好;
4)目前LTE技术的发展对多天线技术要求越来越高,就目前的智能眼镜天线设计不容易实现多天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眼镜,能够实现超宽带高辐射效率天线,足以覆盖智能设备的所有功能频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框、眼镜腿和转轴;所述眼镜框和转轴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眼镜框通过转轴与眼镜腿连接,所述眼镜腿上设有收发控制单元和连接部件,所述收发控制单元通过连接部件和转轴与眼镜框电连接,所述的眼镜框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并通过转轴和连接部件将无线信号传递给收发控制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所述眼镜框的材质为金属,利用金属眼镜框作为天线,可以有效的增加天线的辐射面积,实现超宽带高辐射效率天线,足以覆盖智能设备的所有功能频带,所述转轴的材质为金属,由于如果收发控制单元的连接线直接连接到金属眼镜框,在眼镜转轴部位长期转动,会非常容易造成馈电线的断裂,所述转轴采用金属材质,眼镜框和眼镜腿通过转轴连接,因此可直接将天线馈电位置直接连接至转轴部位,能够提升整个天线的耐用度和稳定度,金属眼镜框作为天线设置在主板外,因此不需要主板提供额外的净空区域,也不需要避让电池、麦克、马达和摄像头等元器件,有效的降低信号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眼镜的连接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二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三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四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眼镜在未佩戴时检测的天线的工作频带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眼镜在佩戴时检测的天线的工作频带示意图;
标号说明:
1、眼镜框;2、眼镜腿;21、收发控制单元;22、同轴线内芯;23、同轴线外皮;3、转轴;4、非全框眼镜框;5、眼镜片;6、端口一;7、端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利用金属眼镜框作为天线的辐射主体,可以有效的增加天线的辐射面积,实现超宽带高辐射效率天线,足以覆盖智能设备的所有功能频带。
请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智能眼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如下:
一种智能眼镜,包括眼镜框1、眼镜腿2和转轴3;所述眼镜框1和转轴3的材质为金属,所述眼镜框1通过转轴3与眼镜腿2连接,所述眼镜腿2上设有收发控制单元21和连接部件,所述收发控制单元21通过连接部件和转轴3与眼镜框1电连接,所述的眼镜框1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并通过转轴3和连接部件将无线信号传递给收发控制单元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维创科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信维创科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33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