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浮码头偏载活动平台智能同步提升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292.8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5514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万爱玉;钱光浩;邵莉;熊巧文;潘孝坤;徐施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8 | 分类号: | E02B17/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码头 活动 平台 智能 同步 提升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运交通港口工程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浮码头偏载活动平台智能同步提升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浮码头形式在我国内河港口被广泛采用。它与斜坡码头相比,平面位置终年基本不变,只作垂直方向的调整,因此给装卸作业带来方便。
码头前沿趸船与河岸间由钢栈桥连接。钢栈桥的布置一般有直线式连续布置和L型拐角式布置两种形式。在水位差较大的地区,为了保证钢栈桥的倾角满足规范要求,并且保持钢栈桥的自重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会在钢栈桥间设置活动提升平台。目前常用的活动平台提升系统采用卷扬机直接驱动。直线连续布置钢栈桥间的活动平台,自身外形和外部荷载均对称,可以由提升系统将活动平台和钢栈桥同时提升。但直线式连续布置的活动平台钢引桥伸出岸线较远,为了减小对航道的影响,活动平台钢引桥可布置成L型结构,但L型拐角布置钢栈桥的活动平台处于拐点,自身外形及外部荷载均不对称,为保证提升作业时不出现偏载导致平台倾斜,避免发生安全隐患,需对活动平台及钢栈桥分别设置提升系统,分次提升,该模式自动化程度不高,提升作业步骤较多,有一定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浮码头偏载活动平台智能同步提升系统,它能在活动平台出现偏载的情况下,仍然能安全可靠的完成活动平台的提升作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浮码头偏载活动平台智能同步提升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控制活动平台升降的驱动系统、对活动平台的姿态进行检测的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和根据绝对位置检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对驱动系统的运行速度进行调整的自动测控系统,所述自动测控系统包括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入端依次与绝对位置解码器、绝对位置检测系统、位置编码器连接,所述PLC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控制单元与驱动系统连接,所述驱动系统的输出端与活动平台连接,所述活动平台与位置编码器连接,所述驱动系统还通过增量式旋转编码器反馈转速信号至PLC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系统包括四个卷扬机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四个角点处的吊点,各个所述卷扬机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钢丝绳及滑轮系统对应与所述活动平台四个角点处的吊点连接;所述卷扬机均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上方的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由四根沿竖向布设的立柱支撑,所述立柱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外侧。
进一步地,所述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三个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不同角点处并位于同一平面上的天线箱和设置在所述活动平台外侧并与所述天线箱位置对应的电磁感应标尺,所述电磁感应标尺与所述活动平台垂直设置。
优选地,所述电磁感应标尺与天线箱之间设有安全距离。
本实用新型可自动完成活动平台提升过程中的位置检测、纠偏控制和紧急抱闸,减轻了人工操作强度,防止活动平台提升过程中出现卡滞,保证了活动平台的可靠提升运行,确保了客运中心码头人身及设备等各项财产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驱动系统和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自动测控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一种浮码头偏载活动平台智能同步提升系统,它包括驱动系统、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和自动测控系统。
本实施例的绝对位置检测系统对活动平台1的姿态进行检测,并提供数据予与自动测控系统,自动测控系统接收绝对位置检测系统提供的数据并进行分析,并对驱动系统的运行速度进行控制,驱动系统接收指令,以控制活动平台1的升降,使活动平台1的四个角点同步升降。
参考图1,本实施例的驱动系统包括四个卷扬机2和设置在活动平台1四个角点处的吊点,各个卷扬机2的输出端分别通过钢丝绳及滑轮系统对应与活动平台1四个角点处的吊点连接;每个吊点均对应由一台卷扬机2负责提升,各卷扬机2均为独立控制和驱动,可根据各自不同的控制信号改变提升速度,以达到对活动平台4个吊点的位移进行控制的目的。本实施例的卷扬机2均设置在活动平台1上方的支撑板3上,支撑板3由四根沿竖向布设的立柱4支撑,立柱4设置在活动平台1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2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