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空腔吸声尖劈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4026.5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355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1 |
发明(设计)人: | 王少云;吴瑜媛;高宏俊;王锋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德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84 | 分类号: | E04B1/8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达知识产权事务所 44256 | 代理人: | 刘大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腔 吸声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吸声尖劈。
背景技术
吸声尖劈是建造精密级消声室必需的吸声结构,其用于电声产品的电声参数的测试,各种机械、机电、轻工、家用电器等产品的噪声测定,以及语言声学、音乐声学、心理声学、以及声传播等各种音频声学的科学实验。
现有的一些吸声尖劈一般由框架、填充于框架内的吸声材料以及包覆于框架外的护面层构成,其护面层常采用柔性纱网材料或金属穿孔板制成。而普遍采用的吸声材料是玻璃棉、岩棉、三聚氰胺或其他聚氨酯材料,在制作这些吸声材料时通常会添加环氧树脂等有机物辅助成型,因此,吸声材料会挥发出苯、甲醛、挥发性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影响使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且现有的吸声尖劈还存在防火性能差,有粉尘,填充材料会随时间老化,消声效果会随之下降等弱点。难满足防火等级高,洁净卫生要求高的使用环境。
专利申请201310270604.3公开了一种吸声尖劈,该吸声尖劈由护面以及填充于护面内的吸声材料构成,护面包括:柔性纤维毡、金属穿孔板、及三聚氰胺海绵层;该吸声尖劈,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吸声尖劈,具有强度高、非燃性、美观的特点,但是吸声材料为吸声棉层,难满足防火等级高、洁净卫生的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双空腔吸声尖劈,该吸声尖劈利用空腔共振作用进行吸声,不填充任何吸声材料,防火等级高、洁净卫生。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地在于提供一种双空腔吸声尖劈,该吸声尖劈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及使用,同时能大幅度降低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如下方式实现的。
一种双空腔吸声尖劈,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声尖劈本体主要由重叠设置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构成,所述的第一空腔覆盖于所述第二空腔外部。该吸声尖劈通过两层空腔的结构设计,利用空腔共振作用进行吸声,不填充任何吸声材料,不仅消声效果好,而且防火等级高、洁净卫生。
所述第一空腔是由外表面和内表面构成厚度为20-100mm厚的中空结构。
进一步,所述外表面为微穿孔板,所述微穿孔板设置有复数个微型穿孔,所述微型穿孔的孔径为0.15-0.6mm,微型穿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内表面也为微穿孔板,所述内表面上设置有复数个微型穿孔,所述微型穿孔的孔径为0.1-0.2mm,且微型穿孔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更进一步,所述外表面的穿孔率大于内表面的穿孔率,以能够有效地进行消声处理。
所述第二空腔是由内表面和底板构成的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是顶部尖细、底部宽大的不等厚空腔;空腔厚度为60-200mm。第二空腔内也不填充任何吸声材料,与第一空腔构成双空腔连接结构,通过双空腔连续共振原理,对声能量进行衰减,实现共振吸声。
所述第二空腔的厚度大于第一空腔,且与第一空腔厚度不成倍数。
所述第二空腔的中空结构是:顶部的截面呈等腰三角形,底部的截面呈矩形。
所述外表面与内表面呈平行结构。
所述吸声尖劈的底板设置至少三个挂钩,所述挂钩固定于底板的外壁上。通过挂钩可直接挂在需要安装吸声尖劈的墙面网格上。
本实用新型设置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第二空腔与第一空腔构成双空腔连接结构,通过双空腔连续共振原理,对声能量进行衰减,实现共振吸声,不需要填充任何吸声材料,不仅消声效果好,而且防火等级高、洁净卫生。
且,该吸声尖劈的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大幅度降低现有吸声尖劈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吸声尖劈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实施吸声尖劈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吸声尖劈主要由第一空腔1、第二空腔2和底板5构成。其中,第一空腔1是由外表面3和内表面4构成厚度为20-100mm厚的中空结构,第二空腔2是由内表面4和底板5构成的中空结构,底板5是实心板。
外表面3上设置复数个微穿孔(图2中用小黑点表示),外表面3的顶部7是截面形状呈等腰三角形的椎体,外表面3的底部8是长方体。顶部的长度根据消声室截止频率而定,底部高度范围为50-200mm。
且外表面(3)为微穿孔板,设置有复数个微型穿孔,孔径为0.15-0.6mm,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内表面4也为微穿孔板,设置有复数个微型穿孔,孔径为0.1-0.2mm,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外表面3的穿孔率比内表面4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德声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德声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40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吸声纸面石膏板
- 下一篇:三维编织中空织物增强发泡水泥保温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