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吻合器上的可伸缩砧座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1398.2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36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发明(设计)人: | 刘会宁;陈晓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会宁 |
主分类号: | A61B17/115 | 分类号: | A61B17/115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米文智 |
地址: | 050035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吻合 伸缩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临床吻合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管形吻合器因其在开放性的消化道吻合手术操作(例如食管胃吻合、胃肠吻合、肠管吻合的手术操作)中的使用而为人所知。典型的食管胃管形吻合器包括在细长主体远端上的钉仓组件和可拆卸地插入钉仓组件中的砧座组件。具体操作时首先在胸腔上进行开口,然后在食道上进行切口,将砧座组件通过切口放进食道中打好荷包备用,之后将连接细长主体的钉仓插入胃体进行穿刺至芯轴伸出组织,随后将砧座与针仓结合最终完成吻合操作。常规的食管癌切除手术存在以下不足:1、为了放置砧座组件和钉仓组件,采用管形吻合器进行吻合操作时,至少需要在胸腔上进行长约15-25cm的开胸切口;2、在胸腔上进行开胸切口后,游离食道,缝制荷包线,断食道,将砧座组件放入到食道中,过程复杂;3、由于食道过细或管壁肌层过薄,在安放吻合器上砧座组件时极易发生管壁撕裂;4、目前的胸腔镜食管切除手术,为了避免胸部的超大切口,而改为颈部食管胃吻合,这无疑又扩大了患者的手术创伤部位。
所以现在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操作器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吻合器上的可伸缩砧座组件,使得采用带有该砧座组件的吻合器进行食道胃吻合操作的时候,只需在胸腔上进行较小的切口放入钉仓组件即可,该砧座组件可通过口腔或鼻腔伸入到食管与胃相吻合的端部,不用在食道上进行切口,减少了污染机会和手术操作步骤,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损伤,同时节约了手术时间。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吻合器上的可伸缩砧座组件,包括把手、软管、砧座本体、端管,所述软管连接在把手和端管之间,所述砧座本体设在端管上,所述砧座本体为由多个单元砧板通过两侧边依次相互接触所围成的环形砧板,在单元砧板的板面上设有与钉仓组件相配合的钉槽,每个单元砧板的外侧边与外拉杆的一端铰接,内侧边与内拉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内拉杆与单元砧板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内拉杆的另一端通过弹簧合页与端管管壁连接,在端管上设有套环,所述外拉杆的另一端与套环连接,在套环和把手之间还设有拉伸机构。
优选的,所述单元砧板为扇形形状,在内拉杆和单元砧板之间沿单元砧板内侧边的方向还设有凹槽,在凹槽内设有与凹槽尺寸相匹配的塑料条。
优选的,所述把手包括与软管连接的手柄杆,在手柄杆端部设有拉环,在手柄杆上还设有可沿着手柄杆长度方向移动的工字型把手,所述工字型把手套穿在手柄杆上。
优选的,所述拉伸机构为:在套环和工字型把手之间连接钢丝,在手柄杆内设有可凸出于手柄杆表面且用于卡住工字型把手的卡簧片。
优选的,所述钢丝位于软管内部,所述钢丝的一端通过软管管壁上的通孔后与套环连接,另一端穿透软管管壁后与工字型把手连接。
优选的,所述端管为中空管,所述端管为不锈钢材料,在端管的内壁上靠近管口处设有螺纹,在端管上还设有软套。
优选的,所述外拉杆、内拉杆和单元砧板均为不锈钢材质,所述软管为聚氨酯材质,所述手柄杆、拉环、工字型把手和卡簧片均为硬质聚丙烯材料。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传统的管形吻合器来说,该吻合器带有可伸缩的砧座,该砧座可直接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到食道与胃相吻合的端部位置,不用在开胸后在食道上进行切口,减少了操作步骤和污染机会,并且该砧座为可收缩的形式,在通过口腔或鼻腔放入时将砧座处于收缩状态,更易在食道中进行深入,并且采用软管连接,不会损伤食道,端管上套有软套,可避免端管与食道的硬性接触,当砧座到达指定位置之后,操作工字型把手将砧座张开,多个单元砧板形成一个与端管相垂直的环形平面,从而与钉仓组件配合进行吻合操作,完成食道与胃的吻合手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中砧座本体处于收缩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中砧座本体处于张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2中砧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拉杆和单元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 为图4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 为本实用新型中手柄杆和卡簧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软管,2、端管,3、单元砧板,4、外拉杆,5、内拉杆,6、弹簧合页,7、套环,8、凹槽,9、手柄杆,10、拉环,11、工字型把手,12、套管、13、钢丝,14、卡簧片,15、软套,16、钉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会宁,未经刘会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1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股骨头取出器
- 下一篇:具有可弯关节的手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