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1373.2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伍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伍磊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B66B9/16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000 浙江省湖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电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属于电梯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今社会,曳引电梯的近乎遍布各个公共场所,利用率非常高,但是现有的曳引电梯当在超高建筑的楼房中使用时,由于升降距离的较大,就会导致整个过程中电梯的利用率是偏低,当电梯运行到高层时,特别是处于底层和低层的乘客需要等待很长的时间,如果采用大功率的快速驱动机构,一方面,提升的效率不明显,而且在较高的楼房中使用高速的机构,安全性、稳定性都较差,并不适用,所以需要一种更加高效率的可以较高建筑中使用的曳引电梯结构,而且很多场合人流量大,经常有较大客流量,现有曳引电梯结构的能量消耗会较大,还不能将消耗的能量做到有效的管理,节能效果还不够,效率也相对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效节能且适合超高建筑使用的新型曳引电梯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新型曳引电梯结构,包括两个顶部连通的井道,分为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所述第一井道内包括呈立方体状或者长方体状的高层轿厢,初始状态包围在所述高层轿厢外围的呈“回”字形状的低层轿厢,所述低层轿厢和所述高层轿厢背对第二井道的一侧分别设有与低位楼层的层门和高位楼层的层门相对应的低轿门和高轿门,所述低层轿厢正对高层轿厢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与高层轿厢上的高轿门相对应的中转轿门,所述高层轿厢上端通过曳引绳连接至设置在第一井道和第二井道顶部连通处的曳引轮,所述曳引轮连接有曳引电机,所述曳引绳的另一端连接有位于第二井道内的辅助轿厢,所述低层轿厢的下部连接有升降液压缸。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曳引驱动机构和升降液压缸的分开设置来分别对高层轿厢和低层轿厢进行升降控制,曳引驱动机构可以对高层轿厢从底层到最高层进行升降,稳定有效,升降液压缸可以对低层轿厢快速稳定的进行升降,整个电梯结构的系统操控性更好了,低层轿厢可以进入到楼房低层的各个楼层,而高层轿厢楼房可以进入到楼房高层的各个楼层,需要进行承载的物品或者乘客,在最底层进入低层轿厢,也可通过中转轿门进入到高层轿厢,根据自己的需要,轿厢中可以设置楼层的按钮进行控制,由于低层轿厢的升降过程相对来说明显时间较少,可以在高层轿厢没有回复到底层的时候,低层轿厢可以进行多次升降作业输送乘客或物品,当然中转轿门需要及时进行关闭,这个可以通过设置一些自动开关装置,并通过自动控制系统统一进行控制,包括按钮的控制,而去往高层的人员到达后,高层轿厢仍然可以承载要进出到下方的高层的人员或物品,当然如果,需要进入到低层的楼层,可以到达底层后,随同低层轿厢再次升起,进入到低层的楼层中,这样,整个电梯的各个升降作业,不仅效率提高,而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高层轿厢和低层轿厢的升降作业进行关停,不仅使用更加灵活,而且该结构配合第二井道内部结构的使用,通过各个曳引电机、曳引轮、曳引绳的设置使得高层轿厢可以较为快速地上下升降,同时通过曳引绳带动辅助轿厢进行升降,辅助轿厢相当于是处于高层轿厢的更高的区域然后折合到旁侧,当高层轿厢升起时,辅助轿厢是下降的,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高层轿厢上升时的能耗,即相当于对重的作用不仅可以减少曳引机驱动能力的消耗,同时又增加稳定性,同时辅助轿厢自身还能进行装载工作,设置在另外区域的井道中,在没有多余能耗的情况下,相比于现有曳引电梯结构效率大大提高,辅助轿厢内可以设置控制装置连接至主轿厢的自动控制系统,便于进行双向的自动控制。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一井道内位于高层轿厢和低层轿厢相贴近的位置处设有导轨,所述高层轿厢和所述低层轿厢的靠所述导轨的侧壁上均设有导靴。提高结构强度、运行稳定性,减少能耗,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损伤。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二井道内位于靠辅助轿厢侧壁位置处也设有导轨,所述辅助轿厢靠所述导轨的侧壁上也设有导靴。提高结构强度、运行稳定性,减少能耗,减少运行过程中的损伤。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包括四个升降液压缸并分别位于低层轿厢的下部靠高层轿厢四个侧面的位置上。提高结构强度、运行稳定性,减少能耗。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第一井道内包括两个连通的分别与高层轿厢和低层轿厢相配合的上井道和下井道,上井道和下井道在连通处形成有呈台阶状的连接部。便于轿厢的通行和限位,并提高井道的利用率和结构强度,同时,高层轿厢采用的上井道的尺寸明显比下井道的尺寸小,占用空间相比于现有的直筒型的井道大大减少,节省了较大的空间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伍磊,未经伍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13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摇台与安全门联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别墅梯轿厢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