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扣合式感应器的全方位室内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81217.6 | 申请日: | 2014-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704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叶耀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叶耀阳 |
主分类号: | G08B13/18 | 分类号: | G08B13/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3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合式 感应器 全方位 室内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报警器,具体地讲,是涉及一种带有扣合式感应器的全方位室内报警器。
背景技术
室内报警器通常用于室内无人情况下的非法入侵检测报警,当人们离开室内后将报警器设置为戒备状态,若有人非法入侵,报警器立即通知房间主人,甚至是公安机关,使远离于需要防范地点房间主人迅速动作,从而防止非法入侵者做出违法犯罪使当事人蒙受财产损失等。
现有的室内报警器基本都是采用单独设置感应器的方式,由于这种感应器的工作方式单一,检测非常不准确,很容易发生误报情况。虽然目前有人采用安装多个感应器的方式,但通常都是以分开的形式分别安装,安装布线麻烦,不够简洁。并且,现有的感应器内部的安装连接结构也不合理,不够牢固,非常容易损坏,导致部件脱离,降低检测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连接牢固、安装使用方便的带有扣合式感应器的全方位室内报警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带有扣合式感应器的全方位室内报警器,包括安装在室内的至少一个扣合式感应器,与所有扣合式感应器均连接的中心控制器,以及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报警信号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扣合式感应器包括呈半球形的上盖,通过卡合结构与上盖扣合的底座,安装在上盖内的数个感应模块,以及安装在底座内相互连接的控制板和电源,其中,所有感应模块以上盖的中心轴向呈圆周均布,并均与控制板连接;所述卡合结构包括设置于上盖内侧边缘处的第一卡件,以及设置于底座外侧边缘处并与第一卡件匹配的第二卡件。
具体地,所述第一卡件的截面呈“[”型,其槽向上盖内。
并且,所述第二卡件的截面呈“E”型,其槽向底座外。
作为优选,所述感应模块为红外探头或微波探头。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底座内设有内腔,并通过隔板将其分隔为至少两个腔室,其中一个为控制板安装室,一个为电源安装室。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安装室的侧壁或/和与之相邻的隔板上设有通风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上设有有线网络接口和无线发送模块,且所述控制板安装室的侧壁上还开设有网络线口。
更具体地,所述中心控制器包括与扣合式感应器进行无线连接的无线接收模块,与无线接收模块连接的处理器,以及均与处理器连接的电源、用于接入网络的LAN接口和用于向移动终端发送信息的CDMA/GPRS模块。
作为优选,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将多个感应器的感应模块整合为一体,实现同一安装位置的全方位检测,极大地降低了安装布线的麻烦,也有效地提高了检测精度,而且利用卡合结构进行部件间的连接,不仅安装拆卸十分方便,而且结构牢固,提高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当检测到有非法入侵时能够迅速通知房间主人进行防范反应,安全可靠,并且其体积小,外形美观,价格低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适合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利用多个感应模块对各个方位进行感应检测,通常优选3~5个,并且在其圆周均布的条件下,还可根据实际情况在上盖的半球形内侧顶部设置一个感应模块,以提高检测精度。
(3)本实用新型中控制板采用微处理器作为核心,同时设置有如LAN或RS的有线接口,用于接入报警网络,还设置有如zigbee或WIFI的无线模块,进行无线网络连接。
(4)本实用新型的上盖和底座采用特殊设计的[型第一卡件和E型第二卡件相互卡合,保证了二者连接牢靠稳固,同时拆装方便,有效地减少装配操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扣合式感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卡合结构的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感应模块的分布示意图。
图5为中心控制器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至图5所示,该带有扣合式感应器的全方位室内报警器,包括安装在室内的至少一个扣合式感应器,与所有扣合式感应器均连接的中心控制器,以及用于接收中心控制器的报警信号的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叶耀阳,未经叶耀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812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投入瓶或罐装商品不易倒出的防盗声磁标签
-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智能防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