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喷丝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5681.4 | 申请日: | 2014-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5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良 |
主分类号: | D01D4/02 | 分类号: | D01D4/02;D01D5/09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喷丝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喷丝板。
背景技术
喷丝板又称纺丝帽,喷丝板能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喷丝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之后形成丝条,目前生产旦丝的喷丝板通常为圆形,侧吹风时受风面积小,透风效果差,冷却效果不佳,会产生纤维的断头、毛丝和染色效果不均匀的问题。
由于喷丝板的直径较大,丝束多,冷却风难于穿过层层密布的外围丝束到达喷丝板中部,位于喷丝板中部的丝束会因为冷却达不到工艺要求,而导致纺丝困难,影响产品品质。
同时现有技术中的普通喷丝孔,一般为直通的圆通,不利于熔体分配的均匀,同时熔体出口处出现胀大现象,甚至熔体破裂,造成断头。
喷丝板作为纺丝机不可缺少的精密部件,它的形状和特征是保证纤维成品品质的重要条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就是要克服现有喷丝板的不足,提供一种喷丝板,该喷丝板既可以解决侧风吹时受风面积小,透风效果差,冷却效果不佳的问;使喷丝板中部的丝束也能达到冷却工艺的要求,加强纺丝效果;同时解决熔体不均匀和熔体经常断头的现象以及喷丝板强度不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喷丝板,所述喷丝板为椭圆形,包括喷丝板本体(1),在喷丝板本体(1)上设置有喷丝孔(2);在喷丝板本体(1)上设置有一条可由喷丝板外围通向喷丝板中部的风道(3),在风道区域的喷丝板本体上不设置喷丝孔;所述喷丝孔(2)包括导孔进口沉孔(4)、导孔进口沉孔(4)的下端连通为导孔(5),导孔(5)与喷丝孔(4)中的微孔(6)连通,所述被风道(3)隔开的上下区域的喷丝孔(2)在各自区域内通过加强筋(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丝孔(2)等孔距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导孔(5)与微孔(6)之间设有导孔锥角(7),所述导孔锥角(7)与连通导孔(5)与微孔(6)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6)的直径为0.25mm~0.45m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能使喷丝板所喷出的高温熔体在规定的时间内和一定的纺程上全部均匀的冷却达到工艺要求并形成稳定的具有一定结晶度和预取向度的预牵伸丝,从而使纺丝效果更佳;由于喷丝板的本体为椭圆形,侧吹风时,受风面积大,出口丝束冷却均匀,不易出现纤维的断头现象,能有效提高染色效果;同时喷丝孔的结构保证了熔体流动均匀,产品质量显著提高;同一区域的喷丝孔之间带有加强筋加固,这样,喷丝板具有足够的刚度,以避免加工过程中发生形变,保证在高温下具有足够的耐压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喷丝孔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一种新型喷丝板进行进一步描述。
结合图1、图2所示,一种新型喷丝板,所述喷丝板为椭圆形,包括喷丝板本体1,在喷丝板本体1上设置有喷丝孔2;在喷丝板本体1上设置有一条可由喷丝板外围通向喷丝板中部的风道3,在风道区域的喷丝板本体上不设置喷丝孔;所述喷丝孔2包括导孔进口沉孔4、导孔进口沉孔4的下端连通为导孔5,导孔5与喷丝孔4中的微孔6连通,所述被风道3隔开的上下区域的喷丝孔2在各自区域内通过加强筋8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喷丝孔2等孔距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导孔5与微孔6之间设有导孔锥角7,所述导孔锥角8与连通导孔)与微孔6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微孔6的直径为0.25mm~0.45mm。
对于具体实施方式的理解的描述仅仅是为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均可以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进行一些改动和变化,只要其技术手段没有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和要点,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良,未经张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568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纺丝机的喷雾去酸装置
- 下一篇:一种蓝宝石炉侧保温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