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托车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697.1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3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邵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1/00 | 分类号: | B61D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邦信阳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012 | 代理人: | 梁栋 |
地址: | 100011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丝绳托车。
背景技术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矿车一般是通过钢丝绳的拉动进行运行。目前,传统的方法是将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矿车上,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在绞车上,通过绞车的运行驱动矿车进行运行。但是,在矿车经过斜坡道时,或者由斜坡道提升至平台时,钢丝绳容易出现拖地现象,不仅直接影响矿车的运行,而且容易磨损钢丝绳。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能够避免钢丝绳发生拖地现象的装置,从而保护钢丝绳不被磨损,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避免钢丝绳发生拖地现象的钢丝绳托车,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从而保证矿车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保证钢丝绳不被磨损,延长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丝绳托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下表面连接有多条车轴,多条所述车轴平行设置,每条所述车轴的两端均连接有车轮,连接在每条所述车轴上的两个所述车轮之间的距离相等,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连接有固定卡,所述固定卡与所述车体的上表面共同界定出用于穿设钢丝绳的通道。
优选地,所述固定卡的形状是拱形,拱形的所述固定卡的内拱面朝向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设置。
优选地,拱形的所述固定卡的两端均设置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安装孔相配合的螺杆,所述螺杆穿设在所述安装孔中,所述螺杆上安装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螺母,所述固定卡通过所述螺杆和所述螺母固定连接在所述车体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车体的上表面设置有六个所述螺杆,所述延伸部上对应地设置有六个所述安装孔。
优选地,连接在每条所述车轴上的两个所述车轮之间的距离是600mm。
优选地,每条所述车轴均平行于所述车体的下表面。
优选地,所述车体的下表面连接有两条所述车轴。
优选地,所述车体是厚度为5mm的钢板。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丝绳托车,通过所述固定卡与所述车体之间形成的通道来卡合固定钢丝绳,从而避免了钢丝绳的拖地现象,不仅能够有效地保证矿车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能够避免钢丝绳发生磨损,延长了钢丝绳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中优选实施例,将有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和优点,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托车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钢丝绳托车优选实施例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丝绳托车包括车体10、车轴20、车轮30和固定卡40。
所述车体10可以通过金属板实现,例如,可以通过厚度为5mm的钢板实现。所述车体10的下表面连接有多条车轴20,多条所述车轴20相互平行设置。所述车轴20与所述车体10的连接方式可以通过焊接等固定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也可以通过可转动的连接方式连接在所述车体10的下表面,例如,可以在所述车体10的下表面设置多个滚珠轴承,并将所述车轴20穿设在所述滚珠轴承中,使所述车轴20能够绕所述滚珠轴承进行转动。优选地,每条所述车轴20均平行于所述车体10的下表面,从而保证了车体10的平稳运行。
所述车轮30连接在所述车轴20的端部,具体地,每条所述车轴20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车轮30。连接在每条所述车轴20上的两个所述车轮30之间的距离相等,从而使所述车轮30能够适应生产现场的轨道,并能够沿生产现场的轨道运动。优选地,连接在每条所述车轴20上的两个所述车轮30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生产现场的轨道的宽度进行设置,例如,可以将该距离设置为600mm。如图1所示,在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车体10上连接有两条相互平行的车轴20,每条所述车轴20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车轮30,共包括四个车轮30。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车轴20与所述车轮3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6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橡胶碰头
- 下一篇:铁路货车以及货运装卸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