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式自动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3096.0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981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17 |
发明(设计)人: | 吴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轮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22 | 分类号: | B29B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杜静静 |
地址: | 214407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自动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封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接触式自动密封装置,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密闭式炼胶机简称密炼机,又称捏炼机,主要用于橡胶的塑炼和混炼。密炼机是一种设有一对特定形状并相对回转的转子、在可调温度和压力的密闭状态下间隙性地对聚合物材料进行塑炼和混炼的机械,主要由密炼室、转子、密封装置、传动装置及机座等部分组成,其中密封装置是密炼机重要的结构部件之一,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装置一般是加料门轴通过螺栓连接带动加料门约每3min-4min一次周期性开关,楔铁通过调节装置作用,加料门轴垫板紧贴在门轴上产生密封效果,从而防止内部的胶料及粉尘从此处泄露出来,污染周围工作环境。在实际生产中,该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现有技术中设计加料门轴与门轴的垫板的接触面积较小,大部分时候为线接触,形成不了有效的密封面;2)由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的预紧装置为手动式调节,无自动补偿功能,如门轴垫板磨损后发现不及时,不仅影响车间机台卫生和生产环境,也直接关系到轮胎产品质量;3)现有技术中的密封装置不能实现自动密封。因此,迫切的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接触式自动密封装置,该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操作方便,将密封面的线接触改为面接触,增加了密封面积,并且在密封圈上设置有合金层,增加了密封面的耐磨性能,大大延长了其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接触式自动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挡板、密封圈、内套圈,外压板、以及O形圈,所述挡板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挡板上,所述挡板的下面设置有外压板和O形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圈包括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其中外密封圈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在挡板上,所述内密封圈固定在转子轴颈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自动密封装置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设置在内套圈上,所述弹簧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钉,通过调节螺钉和弹簧,调节密封面上的压紧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软化油口,所述软化油口的数量为三个,通过软化油口将高压润滑油注入密封面,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保证密封的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的厚度为4-8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上面均设置有一层合金层,所述合金层的厚度为1-2mm。设置合金层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如下,1)整体结构设计巧妙,拆卸组装维修更换方便;2)该密封装置能够实现端面的接触式密封;3)该技术方案中的外密封圈和内密封圈上面均设置有一层合金层,所述合金层的厚度为1-2mm。设置合金层大大提高了密封圈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4)该技术方案成本较低,便于大规模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挡板,2、外密封圈,3、紧固螺钉,4、内密封圈,5、内套圈,6、弹簧,7、调节螺钉,8、外压板,9、压板紧定螺钉,10、O形圈,11、软化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和认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和介绍。
实施例1:如图1,一种接触式自动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包括挡板1、密封圈、内套圈5,外压板8、以及O形圈10,所述挡板1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密封圈固定在挡板1上,所述挡板1的下面设置有外压板8和O形圈10。
实施例2:如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圈包括外密封圈2和内密封圈4,其中外密封圈2通过紧固螺钉3固定在挡板1上,所述内密封圈4固定在转子轴颈上。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3:如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自动密封装置还包括弹簧6,所述弹簧6设置在内套圈5上,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钉7,通过调节螺钉7和弹簧6,调节密封面上的压紧力。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实施例4:如图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密封圈上设置有软化油口11,所述软化油口11的数量为三个,通过软化油口将高压润滑油注入密封面,形成良好的润滑油膜。保证密封的可靠性。其余结构和优点与实施例1完全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轮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轮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30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炼胶生产系统的密炼机的安全保护结构
- 下一篇:密炼机周侧的空气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