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携带化疗药物的自膨式非血管腔道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0918.X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8398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9 |
发明(设计)人: | 茅爱武;王乐康;冷德嵘;刘春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4 | 分类号: | A61F2/04;A61M36/04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蒋真 |
地址: | 210061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携带 化疗 药物 膨式非 血管 腔道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携带化疗药物的自膨式非血管腔道支架,用于呼吸道、消化道等非血管腔道内狭窄的扩张及辅助化疗。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非血管腔道(呼吸道、消化道)扩张支架主要作用:狭窄扩张。对于恶性狭窄患者,目前已有可携带放疗粒子的支架及携带化疗药物的支架。
目前现有的携带化疗药物的支架,其携带药物方式主要为在支架上捆绑小管及小球携带药物,尺寸较大,药物分布不均,可能导致局部药物集中,而另外一些部位药物无法作用到。这些小管或小球会对管腔造成刺激,异物感强烈,或者摩擦管腔壁,造成发炎或者刺激增生。在呼吸道,由于剧烈咳嗽等,会存在捆绑小棒或小球脱落误吸入肺部的可能。
目前主要有3种治疗技术:
1、覆膜支架技术:管腔内支架治疗技术室随着PTA的出现和发展而兴起的,其发展历史在人类不断探寻理想的微创性人体腔内成型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中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管腔内支架治疗技术的发展管腔内金属支架(EMS)对一些闭塞性血管或瘤状扩张病变的疗效欠佳。因而于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批学者开始应用自膨式或球囊扩张式EMS覆以生物性聚合物薄膜制成各种原型覆膜支架,行经皮经腔的主动脉瘤修复和股腘动脉长期闭塞治疗的实验研究,并于1991-1993年在临床取得成功。
到90年代末覆膜支架几经改进后,其作用已得到充分肯定,如今市场上已有多重不同类型的覆膜支架出售,适用于动脉瘤、外周动脉和肺血管性狭窄/闭塞等的治疗。
2、硅胶微孔技术:硅胶是典型的多孔性吸附剂,它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硅胶的制备、孔性结构和吸附性能已被广泛研究。
目前国内生产的硅胶主要有粗孔硅胶、细孔硅胶以及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孔硅胶。技术相对成熟。
3、药物涂层技术:
在药膜支架的研究上,现最受世人关注的事雷帕霉素药膜支架,冠状动脉植入后1年再狭窄率为0,Cordis公司最近上市的Cypher支架即属此类。
药物涂层支架的优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显著地降低了再狭窄率;
(2)用聚合物包覆药物时,膜具有弹性,在支架扩张时不易破损;
(3)涂层原料来源不受生物供给体、时间等因素限制;
(4)制备和植入的原理及过程相对简单,植入后副作用小等。
但Cypher支架主要应用在血管中,支架不覆膜,对于消化道内的肿瘤病患,不能起到很好的阻止肿瘤向内生长的作用。
目前的化疗支架,其载药方式主要为在支架上捆绑管或球携带药物,尺寸大,药物分布不均。在呼吸道,由于剧烈咳嗽等,会使捆绑棒或球脱落误吸入肺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携带化疗药物的自膨式非血管腔道支架,本实用新型很好的解决了上述问题,是一种覆膜且可载药的支架,其药物分布更均匀,不会有较大异物进入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携带化疗药物的自膨式非血管腔道支架,其特征是包括自膨式金属支架1,自膨式金属支架1包括中段5、近端6和远端7,近端6和远端7分别设置在中段5的左右两端,自膨式金属支架1上设有硅胶覆膜2,硅胶覆膜携带治疗性药物。
所述近端6上设有回收线3。
所述硅胶覆膜2具有疏松的多孔海绵式结构,包含多个微孔4。
所述硅胶覆膜2的微孔4中通过浸渍或喷涂覆有化疗药物。
所述自膨式金属支架1为通直结构,也可以中段通直,近端和远端膨大成蘑菇状、杯口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药物涂覆在支架膜上,更为均匀,对病变部位的作用效果更佳;
2、无小球或小管等异物,不会对管腔造成刺激,无异物感,减少发炎及增生;
3、呼吸道等剧烈咳嗽时,不会有较大异物进入管腔内;
4、支架为可回收支架,当药物释放基本完毕,医生认为效果良好,有必要更换支架继续借助化疗辅助治疗时,可以更换支架;或者其他情况需要回收支架的,可回收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自膨式金属支架、2为硅胶覆膜、3为回收线、4为微孔、5为中段、6为近端、7为远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09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时空特征的乘客检测分析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薄荷香米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