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感应加热炉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70566.8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86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肖朋;张伊波;余志刚;谢海华;贺淑怡;任传仕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1/00 | 分类号: | F27D21/0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感应 加热炉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炉加热钢板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应加热炉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电磁感应加热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将电能转化成热能的装置,感应加热具有加热效率高、速度快、可控性好及易于实现自动化等优点,在轧制某些特殊品种的高温取向硅钢时,需要比较高的温度,通过燃气加热炉先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再通过电磁感应炉加热,以提高钢坯的温度。
电磁感应加热炉与燃气加热炉加热方式不同,燃气加热炉内有流动的空气作为热量传递的介质,在流动空气的作用下,钢坯各处的温度比较均匀,受钢坯在炉内位置偏差影响较小;而电磁加热炉是利用交变磁场来产生涡流来加热的,电磁炉内不同位置的磁场强度是不一样的,磁场强度会影响钢坯温度的均匀性,磁场强度弱的地方钢坯温度会低一些,钢坯经过一道轧制后宽度和厚度有一定的误差,很难保证钢坯的中心线与磁场的中心线重合,因此钢坯温度会不均匀,进而产生边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磁性质量和成材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感应加热炉的检测装置,能把钢坯装到感应加热炉的磁场的中心,实现钢坯在磁场内加热温度均匀。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感应加热炉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坯检测装置和传感器,所述钢坯检测装置包括厚度检测装置和宽度检测装置,所述厚度检测装置通过支架安设于所述感应加热炉的前侧端面上,所述宽度检测装置通过支架安设于所述感应加热炉的后侧立柱上;所述传感器为两个,分别安设于钢坯输送装置的平移油缸及提升油缸上。
按上述方案,所述传感器为水平传感器和竖直传感器,所述水平传感器安设于钢坯输送装置的平移油缸上,所述竖直传感器安设于钢坯输送装置的提升油缸上,所述厚度检测装置与所述水平传感器通过线路相连,所述宽度检测装置与所述竖直传感器通过线路相连。
按上述方案,所述厚度检测装置和宽度检测装置均为HMD热金属检测器,所述厚度检测装置与钢坯的顶面垂直设置,所述宽度检测装置与钢坯的端面垂直设置。
按上述方案,所述钢坯输送装置包括装钢机和炉床,所述装钢机通过所述平移油缸驱动,所述炉床通过所述提升油缸驱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供一种带有检测装置的电磁感应加热炉,增设了检测装置,可根据钢坯的实际尺寸找到钢坯的中心线,可以把每一块不同宽度厚度的钢坯准确地放置在电磁的中心位置加热,改善电磁感应炉加热的效果,使钢坯的加热温度更加均匀,从而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边裂情况,提高了取向硅钢的磁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正视图。
其中:1-感应加热炉,2-立柱,3-厚度检测装置,4-宽度检测装置,5-支架,6-装钢机,7-炉床,8-平移油缸,9-提升油缸,10-炉前辊道,11-钢坯,12-加热绕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2所示,一种感应加热炉的检测装置,包括钢坯检测装置和传感器,钢坯检测装置包括厚度检测装置3和宽度检测装置4,厚度检测装置3通过支架5安设于感应加热炉1的前侧端面上,宽度检测装置4通过支架安设于感应加热炉的后侧的立柱2上;传感器为水平传感器和竖直传感器,水平传感器安设于钢坯输送装置的平移油缸8上,竖直传感器安设于钢坯输送装置的提升油缸9上,厚度检测装置与水平传感器通过线路相连,宽度检测装置与竖直传感器通过线路相连;厚度检测装置和宽度检测装置均为HMD热金属检测器,厚度检测装置与钢坯11的顶面垂直设置,宽度检测装置与钢坯11的端面垂直设置,HMD热金属检测器通过螺丝安装在支架上,再把支架焊接在感应加热炉的立柱和外壁上;钢坯输送装置包括装钢机6和炉床7,装钢机6通过平移油缸8驱动,炉床7通过提升油缸9驱动。
运用上述检测装置对钢坯进行检测的步骤如下:
1)装钢,首先装钢机的机械臂爪子预先放在炉前辊道10的下方,当钢坯11停放在前辊道上,装钢机接到装钢命令时,机械臂翻转将钢坯竖立并托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705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却塔结构
- 下一篇:铋冶炼炉前渣口的排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