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9729.0 | 申请日: | 2014-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6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朱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12 | 分类号: | D04B1/12;D04B1/16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地址: | 312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涤棉 交织 凹凸 机织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凹凸外观的低延伸性涤棉交织纬编针织物,属于针织物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具有凹凸外观的面料在室内软包家具中大量应用,纬编针织物的结构多变、工艺流程短,可有多种方法形成具有凹凸外观的织物结构,但由于纬编织物的线圈结构使其具有远大于机织物的延伸性,因此,在室内软包家具的包覆材料的面料选择上,多采用延伸性较小的机织物面料或经编面料。
为了使纬编针织面料能够更适用于室内软包家具的包覆,必须降低织物的延伸性,并使织物的凹凸外观更稳定,同时为了进一步改进织物表观凹凸效应,在织物结构上选择双胖组织结构,并对双胖组织的结构进行改进,增加凹凸效应的层次。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织物所存在的问题和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延伸性的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该面料织物的密度大大提高,且延伸性低于一般机织面料。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所述面料的正面由胖花纱区域和地纱区域构成,面料的反面全部由地纱区域构成;所述胖花纱区域包括胖花纱一区域和胖花纱二区域,所述胖花纱一区域为由涤纶低弹丝和高收缩涤纶长丝组成的胖花线圈一区域,所述胖花纱二区域为棉纱胖花线圈二区域,所述地纱区域为由高收缩涤纶长丝构成的地纱线圈区域。
所述的地纱区域为67dtex/24F沸水收缩率为49%的高收缩涤纶长丝地纱线圈区域。
所述的胖花纱一区域为由105dtex涤纶DTY和33dtex/12F沸水收缩率为30%的高收缩涤纶丝网络构成的胖花线圈一区域。
所述的胖花纱二区域为17.8tex的棉纱胖花线圈二区域。
本实用新型的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其采用的组织结构为纬编双胖组织,其中地纱区域为高收缩涤纶长丝,胖花纱一区域涤纶低弹丝+高收缩涤纶网络丝,胖花纱二区域为纯棉纱。由于双胖组织的结构特点是织物反面全部由地纱线圈构成,而正面分别由胖花纱和地纱线圈构成,当织物在后整理工艺中受热湿作用后,高收缩涤纶长丝、涤纶低弹丝+高收缩涤纶长丝与棉纱三者的热收缩率不同,而使得正面的地纱线圈、涤纶低弹丝+高收缩涤纶长丝胖花线圈与棉纱胖花线圈由于不同的收缩率而形成三种不同的高度,从而使布面形成凹陷、凸起、高度凸起三种不同的区域,使这三种区域在布面上按一定规律分布就可以形成具有三种凹凸层次的布面立体花型,从而丰富了凹凸面料的品种。此外,由于反面的高收缩涤纶丝遇热缩紧,使织物的密度大大提高,由于线圈滑移而导致的针织物的高延伸性消失,其延伸性甚至低于一般机织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编织图;
其中:1和6为高收缩涤纶长丝构成的地纱线圈,2、4、7和9由涤纶低弹丝和高收缩涤纶长丝组成的胖花线圈,3、5、8和10为棉纱胖花线圈;
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织物凹凸效应截面示意图;
其中:11为地纱区域、12为胖花纱一区域、13为胖花纱二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涤棉交织纬编凹凸仿机织面料,面料的正面由胖花纱区域和地纱区域11构成,面料的反面全部由地纱区域11构成;胖花纱区域包括胖花纱一区域12和胖花纱二区域13。
本实用新型中,胖花纱一区域12为由涤纶低弹丝和高收缩涤纶长丝组成的胖花线圈一区域,如图1中的2、4、7和9;胖花纱二区域13为棉纱胖花线圈二区域,如图1中的3、5、8和10;地纱区域11为由高收缩涤纶长丝构成的地纱线圈区域,如图1中的1和6。
作为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的地纱区域11为67dtex/24F沸水收缩率为49%的高收缩涤纶长丝地纱线圈区域,胖花纱一区域12为由105dtex涤纶DTY和33dtex/12F沸水收缩率为30%的高收缩涤纶丝网络构成的胖花线圈一区域,胖花纱二区域13为17.8tex的棉纱胖花线圈二区域。在34寸、24针/英寸、90路的双面多针道圆机上进行编织,编织好的织物依次进行水洗、预缩和热定型即可。最终织物将获得具有纵条凹凸花型效应的织物,凹凸纵条的将具有三种不同的深浅层次,如图2所示,纵条的排列规律、宽度变化可通过改变针筒织针的排列规律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港龙织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97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