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纺丝机的喷雾去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7328.1 | 申请日: | 2014-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55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D10/06 | 分类号: | D01D10/06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吉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纺丝 喷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胶长丝纺织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纺丝机的喷雾去酸装置。
背景技术
去酸是粘胶长丝纺丝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起到去除丝条上多余的酸浴,同时起到控制丝条酯化度,提升产品物理指标的作用。目前的去酸方式是通过水嘴量化后通过水船水眼分配到不同位置,该方式存在以下不足:
1、水船放置平整度不易控制,造成各水眼出水量不均匀。
2、滴水位置丝条易粘连,造成断头。
对于粘胶丝织技术领域的去酸方面的技术,有中国专利号为:200520033109.1,公开一种纺丝机丝条去酸的淋洗器,包括悬挂装置和淋洗装置,淋洗装置包括喷淋嘴和漏斗,漏斗的下部设有出水孔,喷淋嘴位于漏斗上部,经淋洗固定器与淋洗管结合件连接;悬挂装置包括挂梁,漏斗经挂臂悬挂于挂梁上,挂梁中部有挂孔套在淋洗固定器上。本实用新型能降低生产成本、保证去酸位置一定、去酸均匀、更换周期长。其主要目的的是解决堵孔、均匀的问题,但喷淋嘴的出水孔对丝条上的固定位置冲洗,容易造成丝条的断头。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纺丝机的喷雾去酸装置,该去酸装置的喷雾嘴在移动连杆的带动下只在横向左右移动,而竖直方向不会发生位移,有利于消除去酸的死角,并且不会造成丝条断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纺丝机的喷雾去酸装置,包括喷嘴和水管,所述喷嘴接在水管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杆、连杆、移动杆和滑槽,所述的喷嘴设置在移动杆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摆杆和移动杆铰接;所述移动杆位于滑槽内,驱动摆杆转动,摆杆带动连杆转动,连杆驱动移动杆在滑槽内往复运动。
所述的滑槽是由两块截面呈“匚”形槽板相对设置,且两端通过连接件连接。
还包括螺旋管,所述喷嘴通过螺旋管与水管连接。
所述摆杆通过变频电机驱动。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包括摆杆、连杆、移动杆和滑槽,所述的喷嘴设置在移动杆上,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摆杆和移动杆铰接;所述移动杆位于滑槽内,驱动摆杆转动,摆杆带动连杆转动,连杆驱动移动杆在滑槽内往复运动,喷雾嘴在移动连杆的带动下左右移动,消除去酸的死角,同时由于喷嘴的移动,使得滴水位置不断的变化,丝条不会粘连,也不会造成断头,在此过程中,由于移动杆位于滑槽,在滑槽的定位作用下,移动杆只能在水平面横向左右做往复运动,即喷嘴只能在水平面上横向移动,不会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提高了去酸的效果。
2、本实用新型包括螺旋管,所述喷嘴通过螺旋管与水管连接,由于移动杆的往复运动,会引起喷嘴也水管之间距离的变化,因此利用螺旋管连接,移动杆的移动不会影响喷嘴对丝条的淋洗及去酸。
3、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的由两块截面呈“匚”形槽板相对设置,且两端通过连接件连接,两块截面呈“匚”形槽板的两通过连接件连接,而中部滑槽的上下都形成中空用于移动杆带动喷嘴移动的槽,对喷嘴移动的阻力小,有利于去除丝条上多余的酸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A-A向视图;
图中标记 :1、摆杆,2、连杆,3、水管,4、螺旋管,5、移动杆,6、喷嘴,7、滑槽,8、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移动式喷雾去酸装置,包括喷嘴6和水管3,喷嘴6与水管5连接,(喷嘴喷出的水对丝条进行清洗去酸),还包括摆杆1、连杆2、移动杆3(所谓移动杆,就是一横杆,可沿其轴向左右移动)和滑槽7,将喷嘴3设置在移动杆3上,所述连杆2的两端分别与摆杆1和移动杆3铰接(即是,连杆2一端摆杆的一端铰接,连杆2的另一端与移动杆3的一端铰接),移动杆5位于滑槽7内,摆杆1在动力的作用下转动(利用电机驱动,如图所示,摆杆按圆周轨迹转动),因此,摆杆1带动连杆2,连杆2驱动移动杆3往复运动,由于移动杆5位于滑槽7内,在滑槽7的定位作用下,移动杆5只能在水平面横向左右做往复运动,即喷嘴6只能在水平面上横向移动,不会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固定在移动杆5上喷嘴5在移动连杆的带动下左右移动,消除丝条去酸的死角。同时由于喷嘴6的移动,使得滴水位置不断的变化,丝条不会粘连,也不会造成断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成都丽雅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73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粘胶纤维纺丝中的进酸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喷丝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