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DSP架构的直流电子负载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5594.0 | 申请日: | 2014-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903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李云霞;孙张风;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有线电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3/38 | 分类号: | H02J3/38;H02M7/5387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赵继明 |
地址: | 20008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dsp 架构 直流 电子负载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流电子负载,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DSP架构的直流电子负载。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30KW直流电子负载显示控制部分实现方式有三种:液晶按键组合控制方式、PC机控制方式、触摸屏控制方式。触摸屏控制方式与液晶按键组合控制方式相比,具有较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触控效率高,还提供了较高的安全性能、抗恶劣气候性能和耐磨性。如果只采用PC机控制方式的话,并且电子负载离PC机有一段距离,那么对操作人员来说,是极其不方便的。
例如中国专利CN 102832639 B公开了一种了基于DSP的能馈型电子负载并网逆变系统及控制方法,包括:主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主电路包括顺次连接的并网逆变模块、输出滤波模块;所述并网逆变模块与升压系统400V DC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输出滤波模块与公用电网相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故障保护电路模块、电流电压采样及信号处理模块、人机交互模块、DSP嵌入式系统模块和高频驱动模块。然而其并网逆变模块为单相逆变系统,系统容量低,不适用于10KW以上大功率直流电源老化、性能测试,其显示控制部分采用液晶按键组合控制方式,人机交互性能差,控制操作繁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控制效果突出的基于DSP架构的直流电子负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基于DSP架构的直流电子负载,所述直流电子负载的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源和电网连接,所述直流电子负载包括DC/DC变换电路、三相逆变电路、DSP主控组件和显示控制组件,所述DC/DC变换电路通过三相逆变电路与电网连接,所述显示控制组件通过DSP主控组件分别与DC/DC变换电路和三相逆变电路连接。
所述直流电子负载还包括用于采集电流电压数据的A/D数据采集模块,所述A/D数据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DSP主控组件连接,输入端分别与DC/DC变换电路的输入端和三相逆变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DSP主控组件包括控制器以及均与控制器连接的DC-DC变换控制驱动模块、逆变控制驱动模块和通讯模块,所述DC-DC变换控制驱动模块与D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逆变控制驱动模块与三相逆变电路连接,所述通讯模块与显示控制组件连接。
所述控制器为32位的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08A。
所述显示控制组件包括电阻式触摸屏,所述显示控制组件通过RS485通讯电缆与DSP主控组件连接。
所述直流电子负载还包括远程控制终端,该远程控制终端通过RS485通讯电缆与DSP主控组件连接。
所述DC/DC变换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直流输入滤波电路、BOOST升压电路和输出滤波电路,所述直流输入滤波电路与直流电源连接,所述输出滤波电路与三相逆变电路连接。
所述三相逆变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三相全桥电路、交流滤波电路、输出隔离变压器和输出控制开关,所述三相全桥电路与DC/DC变换电路连接,所述输出控制开关与电网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采用了显示控制组件来对电子负载进行控制,能够提高控制的实时性,以及提高操作控制的建议性。
2)显示控制组件采用了电阻屏,对外界完全隔离的工作环境,不怕灰尘和水汽,因此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抗恶劣气候性能和较好的耐磨性。
3)由于控制器采用了32位的数字信号处理器TMS320F2808A,该型号处理器处理速度块,同时外设资源丰富并具有高精度ADC测量模块,因此可以提高DSP主控组件的控制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三相逆变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直流电源,2、电网,3、DC/DC变换电路,4、三相逆变电路,5、DSP主控组件,6、显示控制组件,7、A/D数据采集模块,8、远程控制终端,31、滤波电路,32、BOOST升压电路,33、输出滤波电路,41、三相全桥电路,42、交流滤波电路,43、输出隔离变压器,44、输出控制开关,51、控制器,52、DC-DC变换控制驱动模块,53、逆变控制驱动模块,54、通讯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有线电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航天有线电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55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电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