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排废过渡辊和双层标签冲切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763845.1 | 申请日: | 2014-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侯金才;许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创京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D7/18 | 分类号: | B26D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正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017 | 代理人: | 韩登营;张焕亮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渡 双层 标签 冲切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标签切割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排废过渡辊和双层标签冲切机。
背景技术
其中,双层标签包括两层,一层为基层,一层为标签层,标签层以可粘结的方式在粘结在基层上,且标签层可被从基层上剥离,以将标签层粘结在其他物体表面。通常所说的不干胶贴纸,即为双层标签的一个例子。
如图1示出了双层标签冲切机,未冲切的双层标签在冲切机上由图1中的左向右方向步进运行,当运行到冲切部分时,上下往复运行的动作平台11上安装的刀模12被向下运行的动作平台11带动向下运行,与支撑平台13相接触,从而将刀模12与支撑平台13之间的双层标签进行单面冲压,即冲切标签层,标签层被冲切成要保留的标签部分和要去除的废边。经冲切后的双层标签继续向右侧步进移动,由托棍14和排废过渡辊13构成的剥离部件处,标签层的废边从双层标签的基层剥离,废边由废边收集辊16卷起收集,被剥离废边的双层标签则由标签收集辊15卷起收集。不难理解,被剥离废边的双层标签也可以直接由其他托辊送至切割机。
如图2示出了上述由托棍14和排废过渡辊13构成的剥离部件,托棍14和排废过渡辊13轴向平行设置,经冲切后的双层标签经托棍14和排废过渡辊13后,标签层的废边与双层标签行成一定角度,从而被从双层标签的基层剥离下来,被剥离后的双层标签如图7所示。
但是,目前经常出现的情况是,在标签层的废边被剥离时,要保留的标签层常被废边带起,一同向废边收集辊16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排废过渡辊和双层标签冲切机,以实现在标签层的废边被剥离时,要保留的标签层避免被废边带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排废过渡辊,绕排废过渡辊的外周,设置有与排废过渡辊外周相切的伸出的弹性片,弹性片的伸出方向与排废过渡辊的转动方向相反设置,各弹性片呈发散状。
由上,由于弹性片产生的朝向托辊14的力,会将托辊14上的双层标签的紧紧压向托辊14,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双层标签层上要保留的标签被标签层的废边带起。
可选的,所述各弹性片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到排废过渡辊外周。
由上,实现方式成本低,可采用双面胶粘贴。
可选的,所述各弹性片绕排废过渡辊均匀分布设置。
由上,各弹性片均匀分布,使得对标签层废边的分离效果好。
可选的,所述各弹性片采用塑料片制成。
由上,充分使用塑料片的柔韧性,成本低。
可选的,所述弹性片可为一组或一组以上。
由上,可根据标签层的设置的需要,设置所需组数的弹性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上述所述排废过渡辊的双层标签冲切机,同样具有上述各个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双层标签冲切机的示意图;
图2为双层标签冲切机的剥离部件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排废过渡辊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右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双层标签冲切机的剥离部件的示意图;
图6为实用新型排废过渡辊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7为剥离废边后的双层标签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至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排废过渡辊,以及应用该排废过渡辊的双层标签冲切机的剥离部件的示意图,下面参见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排废过渡辊上的排废过渡辊13,绕排废过渡辊13的外周,均匀设置有顺时针(或逆时针)发散的伸出的弹性片,各弹性片分别与排废过渡辊13相切设置,各弹性片的伸出方向与排废过渡辊13的转动方向相反。弹性片可根据需要设置如图3示出的一组,或如图6示出的两组或多组。弹性片可采用塑料片制成,通过粘贴的方式固定到排废过渡辊13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当冲切后的双层标签经托棍14和排废过渡辊13后,由于弹性片产生的朝向托辊14的力,会将托辊14上的双层标签的紧紧压向托辊14,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双层标签层上要保留的标签被标签层的废边带起。如图7示出了剥离废边后的双层标签,其中交叉纹路表示的是基层,斜条纹路表示的是标签层保留的部分,标签层粘贴在基层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创京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科创京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7638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